开封夜校班,开封夜校在哪里
河南大学和开封大学都在开封,有可能合并吗?
河大在校生人数国内前十。黄河水院开大合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这样开封形成河大,开大(合并黄校后)两强并存的格局。合并后的开大黄校如能升级为本科院校,自然再好不过了。
我不知为什么总有人问这种问题?不是都在开封就一定要合并!一般要合并,要有一定的理由:比如河南大学是老牌学校!如果想发展没有地皮了,或者开封大学有河南大学缺少的专业或优势,河南大学愿意兼并开封大学!否则,如果兼并开封大学没有任何新的优势,费那力气干啥?
河南大学是本科一批,开封大学是专科。河南大学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类大学,以前文理农医法水利齐全,可惜给拆分得只剩文科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慢慢恢复校名,也逐渐回复了不少学科门类,工科是河大的短板,河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和开封市师范学院、开封市医专合并。开封大学建校时间不长,起步阶段是工科学校,虽然开封市以前工业门类齐全,不少企业在当时省内和国内排名不错,可惜改制之后工业企业一蹶不振,所以开封大学没有很好的地方工业支撑和互动,没有特别有特色的专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黄河水利专科学院,该学院的地质测量专业有自己的特色。河大要全面恢复提高,应该在应用类学科多下功夫,这其中工科建设是一个捷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能和开大、黄校一起建设也不失是一种选择。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曾回答过大学合并的问题,至于河南大学和开封大学能否合并?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历史上河南省的大学拆分合并经历过几个阶段:
第一、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综合大学拆分与新大学建设阶段。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全国院系大拆分,河南大学就是这个时候被拆分了若干个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后并入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后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可以这个时候有些大学被拆分但是随之又诞生了很多新的大学。
第二、21世纪初期(2002/2003年左右)本科院校合并和专本科院校合并建设阶段。这个时候比较出名的院校合并是郑州大学合并了郑州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等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原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开封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河南大学;还有河南理工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都是这个时候合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组建高水平大学(据传郑州大学合并主要是为了冲刺985院校但是失败了)。
第三、2006-2010年,本专科院校合并建设和专科院校合并升级本科院校阶段。比较出名的就是,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洛阳大学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洛阳理工学院,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升本成立河南工程学院等。
第一、国家政策干预,这点谁都改变不了。而且上世纪50年代的特点不具备重复性,所以目前很难有国家政策直接干预大学合并或者拆分的。
第二、院校升级或提高办学层次。比如,原来的省重点冲刺国家重点(211/985);普通本科院校成为省级重点本科院校(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等);原来的专科办学层次提高到本科等等。
短期可能性不大,河南大学是创‘双一流’大学本科院校,开封大学是地方的专科院校。二者差距很大,如果合并对河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不但没什么帮助,反而是块包袱,鉴于此我个人判断合并的可能性不大,你们觉得呢?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伤心的场景或***?
伍若兰,是湖南耒阳县城郊九眼塘村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第五。伍若兰打小就聪慧,能说会道,很招人喜欢。她的父亲是一位私塾教师,伍若兰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
八岁时,伍若兰被父亲安排进私塾读书;十二岁时,便考上了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在学校里,伍若兰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们的喜爱。此外,伍若兰性格倔强、嫉恶如仇,常打抱不平。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很喜欢阅读那些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露的文章,也对那些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众人感到同情。或许,这就是伍若兰后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一个主要原因。1924年,二十一岁的伍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在学校里,伍若兰接触了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伍若兰开始接触《***宣言》,《新青年》等。在和这些人的交流中,伍若兰深深地意识到,唯有积极投入革命群众火热的斗争中去,才能够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后,伍若兰积极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斗争中,参与支援上海人民和查抄日货等群众活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口号。1925年秋,伍若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冬,伍若兰从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耒阳,先后担任过县青年团宣传部长和县女子联合会[_a***_]。期间,为了能够打开封建枷锁,使得女子们能够深闺和厨厅中解放出来,她还兴起了剪发、放脚运动。
1927年春,伍若兰还在夏塘、小水铺、上架等地开办夜校。不久,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席卷了湖南,而伍若兰也是重点通缉对象。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伍若兰临危不惧,坚持斗争。到了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等人在宜章发动湘南***。
当时,伍若兰在耒阳组织农民自卫队积极参与,并且配合朱德等工农革命军行动。而后,伍若兰被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做宣传工作。期间,她发动妇女打草鞋、抬担架、送开水,为湘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纵观历史长河中让人心酸难过的亊太多,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有些亊件见于经传,有些被历史忘记。
就近代(而论,***的清***统治中国三百多年,我华夏民族倍受压迫和欺凌,满清贵族凌驾于***之上。
清朝***软弱无能,对外妥协,对内残酷欺压百姓,八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中。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占我国土,抢我***,杀我人民,南京大***,我三十万同胞惨遭敌人***,叫人刻骨铭心的痛。
为抗击曰冠有多少先烈们付出了生命,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亊难以忘记。多少***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而流血牺牲。
***他老人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六位亲人宝贵的生命,老人家一生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沤心沥血,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中国人民解放亊业做出贡献的人们,今天的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
什么是心酸呢?不是心痛,不是心恨,是欲说还休,想说不好说,不说还想说,说了也白说,白说还要说。肠子纠结好几圈,差点得了肠梗阻。这种情况一般来讲是发生在亲人之间。亲密战友之间,亲密爱人之间,亲密同志之间。比如少奇同志,比如德怀同志,比如—,说起来都会让人心酸。为讳而不得言,或少言,知道说多了不好,不说又心有不甘。最后,还是留给历史评说吧。历史评说会没有感***彩,也不会心酸。所以有心酸感的事,还是少说不说,免得烧心。
我这一辈子见过最辛酸难过的事是六零年三年灾害时期,农村许多人饿得皮包骨头,我的弟弟饿急了,在稻田捉往泥鳅黄鳝,当场用手撕开肚皮,去掉肠子,生的就吃进嘴里了。我还见过一个中年人,在饭店门口拦着路上卖孩子,他手里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问谁要这个孩,条件是给两亇馒头就行。我们厂里许多干部工人因缺乏营养患了浮肿病,食堂用卷心菜老梗子和米糠做成营养品治浮肿,我在工会做宣传工作,好几次偷吃刷标语的浆糊,可能被人发觉了,再去领面粉打浆糊时,面粉里撒了六六粉,再也不敢偷吃浆糊了。
1958年4月15日,异国飘零穴居13年的"野人"刘连仁回国***,想想都让人伤心,他语言几乎丧失,模样半人半鬼。
1958年4月15日,在天津塘沽港码头锣鼓喧天,迎接异国飘零,穴居13年的"野人"刘连仁回国,这一时刻46岁的刘连仁人整整盼了14年。
在这14年中,刘连仁从最初和他的4位难友东躲西藏过着非人的生活,缺吃少穿昼伏夜出,其中的苦难没有人能知,最后只剩孤身一人的刘连仁,他抱着一颗拳拳思乡之心,他相信中国一定胜利,历经艰辛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1944年9月的一天,33岁的刘连仁在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草坡村,正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突然被日本侵略军掳走。同刘连仁同时一起的陈国启、邓撰有,陈宗富,杜桂相等许多同胞一起被押送到青岛。
10月11日,他又和二百多位同胞一道被赶上″普鲁特号"轮船,于11月3日抵达日本北海道渔龙郡朝田村明治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昭和矿业所。
刘连仁他们到了矿山就像进了监狱,由于一路旅途的饥饿和折磨,他们已经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了,那还有力去干活。可是日本监工不管这些,还是硬逼着他们下矿井挖煤。
矿井没有安全设备,几乎天天有蹋方每天都死人。一次掉下来一大块煤,压住三个中国人,他们都是同刘连仁一块抓去的高密乡亲。
刘连仁和他的难友们根本没有节***日和星期天,日本工人休***的时候,他们还得干活,弄不好还要遭毒打。
有一次过阳历年的时候,和刘连仁人一起的二三十人被驱赶到矿区外的火车站去扫雪。车站上停着一列火车,车上的货早已卸完了。有个姓陈的难友扫雪扫到一节车厢跟前时,看见车厢门口洒了几颗小黄豆,便弯下腰捡起揣到了怀里,不料这个举动被日本监工瞧见了,便一步冲到他跟前,嘴里还骂道:″***不干活,还净偷懒,看我打断你的骨头″,边骂边举起铁棍打起来,铁棍一下一下的落在姓陈的难友的身上,开始陈还能发出尖叫声,慢慢声音越来越弱,后来连动也不动了,日本监工这才停了下来,难友们把老陈背回来住处,一摸只剩一丝气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1116.html发布于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