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教育的总结
科举制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有消极意义的,难道就没有积极意义吗?
科举考试存在了1300多年,由于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只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选***的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于是乎,就有人对科举制度抱怨很多。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举考试既然能在中国存在1300多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道理,有它的优点所在。
优点一: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寒门人士也有上升的空间 ,使国家能够选出真正的人才。
科举制产生之前的选官制度,弊端很多。第一种是世袭制,这种做法最简单,上一***了官,按照“恩荫”,下一代接着做。它的弊端显而易见爱,一个人的领导才干不可能遗传,另外皇帝的任免权减弱,分散了国家的政治力。第二种是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也不可取。许多人为了寻求做官的资格,去拜谒权贵,去权贵家里做门客,等候被提拔的机会。这些人一旦被选为官吏,就会死心塌地为提拔他们的人服务,而不是想着为国家效力。第三种是九品中正制,国家派出中正官去各地选拔人才,由于暗箱操作,结果能够当选的都是豪门贵族,普通百姓,即使再有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
科举制给了寒门人士上升的机会:只要有才,只要是国土上的读书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都有成为国家栋梁的机会。这种制度不在乎考生家族的贵贱,从而打破了豪门贵族把控朝政的局面,使中央的权力加强了。
由于做了书生才能考取功名,一些人加入了读书的行列,对文化的发展是一种促进。特别是唐朝把诗词歌赋作为考试内容之一,这直接促进了唐朝诗词的繁荣,充实了国家的文化宝库。
由于进士科考策论,一些人为了顺利考取,不停地练笔,练习自己的理论水平。博学多识的人越来越多,像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他们用自己的妙笔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精品文章,这对后世来说,他们留下的是一道道文化大餐。
科举制度虽然有瑕疵,但它相对于其余的选官制度,具有公平性。“学而优则仕”,成了国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也是国人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动力。总之,科举考试对中国文化的灿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要具体看是什么年代。
秦汉时期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是世袭制度或者举孝廉。
什么叫做举孝廉?就是推选地方的人才当官。
但是,既然是推选,其实操纵的权力大多在地方门阀家族手中。
所以,举孝廉出来的人,基本都是门阀家族的代言人,还是等于世袭制度。
所以,很长一段时期,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阶级是高度固化的,底层中层高层的人才不流动。
以三国时期为例,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关羽、张飞这种底层民众是不可能封侯的。
怎么没有,中国的科举制是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国考的祖宗。
早在16世纪,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在他们所著的《中国游记》、《传大的中国》等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并推崇有加。
在后来的三百多年间,科举制这一来自古老东方的制度传遍整个欧洲大陆。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著作中对中国的科举制做过介绍和颂扬;西方学者卜德将科举制誉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美国汉学家H·G·Creel则认为科举制度超越了四***明,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在推行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之前,西方各国实行的是"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
"恩赐制",就是由国王或者是以后的总统把官司职赠予别人。既然是赠予,当然里面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非亲非故,非富非贵谁赠予你啊,所以能做官的,要不和国王(以后的总统)沾亲带故,要不就是花钱买。导致西方各国官场乌烟瘴气,各种裙带关系,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没有办法上来。
"政党分肥制"则是美国历史上盛行的一种以党派关系分配***职务的制度,即大选获胜的政党通过任命公职报答该党的积极支持者。说到底还是谁出的钱多官给谁做。
无论是“恩赐制”还是“政党分肥制”其本质上都是就近原则,就金原则。弊端很大,严重影响了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而且这种方式更是助长的贫富分化,平民百姓永无出头之日。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诺斯科特和屈维廉参考中国科举制实行"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文官选拔制度,随后,法、德、美等国都先后仿效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说到底,科举制本身并没有问题,择优录取,***平等。这于国于民于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事,问题在于统治者是怎么利用科举制的。
比如在科举制初创不久的唐朝,考试科目就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武举、童子举、制举九种,这里面既考文章也考策论还考诗赋,甚至法令、书法、数学计算、天文地理都有涉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1493.html发布于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