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夜校,中华女子学校校歌
你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流行过哪些顺口溜?
记得记得!
1:留洋楼(头)的不爱戴帽。
2:嵌金牙的爱说爱笑。
3:戴眼镜的爱看大字报。
4:戴手表的爱呼口号。
5:穿皮鞋的爱逛街道。
6:扎皮带的爱拉爱尿。:
有社员干活不小心因工负伤,就有人因他记工分待遇不变,回家休息养伤,非常羡慕:
鸡蛋打上,桂面下上。工分记上,热炕睡上。
一等人,跑外交,皮鞋手表大提包。
二等人,开汽车,公活私活都干着。
三等人,伺养员,刮风下雨不用闲。
四等人,做电工,一把改(追)把分挣。
五等人,掏大粪,没人管,没人问。
六等人,去看青,悠悠荡荡地里疯。
七等人,记工员,地头转转总得闲。
……
十等人,出河工,拉小车,爬大坡,睡凉坑,住茅窝,离家远,闲话多,只是暖言无人说。
七十年代的农村,阶级斗争抓得紧,老实纯朴的老社员,个个一本正经,不敢轻易说笑,谁要是油嘴滑舌的编顺口溜,准被说成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找媳妇都难。因此流传下来的顺口溜也不多。
1、自行车,滴流转,上面坐着王八蛋。
自行车,俩轱辘,上面坐个白母猪。
当时极少有农业机械,农民干活很辛苦,吃国粮的县里和公社的干部不用参加劳动,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各村指挥农业生产,老百姓又反感又嫉妒。就编这样的顺口溜骂当官的。
2、拖拉机,轰轰响,跑来跑去犁地忙,又杀猪,又宰羊,天天饭菜不重样,大官吃,二官尝,社员吃了扣口粮。孩他娘,你想想,当官就比社员强。
生产队期间,公社有拖拉机站,每年都轮流经各村耕地,村里为了多耕点地,千方百计巴结驾驶员。
3、一顿吃一两,饿不着司务长;一天吃一钱,饿不着炊事员。
4、身穿灯笼裤,大小是干部,前面“日本产”,后面是“尿素”。
七十年代进口的日本尿素,用的是尼龙袋,有点特权的干部们用来做衣服,又轻便又结实,老百姓捞不着。
5、春天一棵苗,夏天一把伞,秋天一截杆,冬天一个眼。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农村最流行的顺口溜就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永远跟党走。年年大丰收。打倒XXX,生活就好过。”还有就是“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读毛主席的书,听***的话,搞好农业现代化”.....。
形象地描述大集体时代由于责权利不清,导致农民缺乏劳动积极性不高,磨洋工的两则顺口溜: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统结合,责权利清楚,劳动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一则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建立后农民的劳动场景:
一年到头不敲钟,从种到收不记工,队长不再乱点名,农民干活满天星。
1981年1号文件: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明确“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尊重群众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允许群众自由选择。
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父亲们到底可以英俊到什么程度?
.父亲是五十年代入伍的军人,八十年代百万大裁军退伍的,我们弟兄三背后都叫他“军阀",他对我们仨的教育完全是部队上对待士兵的教育,他说的话就是命令,既便错了也要先执行,现在想想也好笑,不过感恩父亲大人的教导,使我们仨兄弟在长大的过程中“授予非浅”。
我父亲唐志超四川广安人,原华野六纵24军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大别山剿匪……随华野一路南下……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因为年纪小又有点文化朝鲜战争期间奉调至志愿军空军15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现代人同时具有陆军,空军跨军种战争经历的人很少了……由于战争过于血腥残酷,曾经身为华野悍将王必成部下机枪兵的老父亲几乎从不谈论回忆战场经历,后人也无从了解,……老人一身艰难万险,但始终身具华野主力部队老兵们共有的天生傲骨,那一句淡淡的:‘’我们六纵说要拿下,就能拿下你‘’,淡然自信,真的英姿勃发,后人难以企及难以模仿……数年前老兵辞世,我们只是从骨灰中见到以与骨质钙化的四粒弹片(军装照片拍摄于朝鲜战争时期)
父母亲都是和共和国同龄的人,他们的年代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和兄弟姐妹都没有经历过的,但是通过学习历史以及父母亲偶尔和我们的闲谈中慢慢的了解到,苦难的生活在带给他们各种磨难也赋予了他们坚强乐观的精神。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革,洗礼了他们,也磨砺着他们。父母们在他们的年代和阶层也曾经年轻过、辉煌过、骄傲过。
这些是我十几岁时从父母的那本黑色的、充满沧桑的相册中发现的照片体会到的。相册中的照片都是黑白色的,即使有些图片是彩色的,那也是后来“游街串巷”的人士用毛笔蘸着颜料涂抹上去的,很有年代感。相册是很硬的棕红色封皮,边缘已经破损。内页黑色的有着绒布质感的材料我想是为了便于照片的保存吧,每张照片都精致的卡在内页上的小角码上。
这些图片虽然都是黑白色的,但是每张照片中的人物都是那么的传神、鲜活,看着图片就感觉在与他们在对话。从摄影技术上来讲无论是构图还是人物的摆姿都很工整,人物眼神轻快而明亮。从图片欣赏中就让人对拍摄者肃然起敬,这也许就是现代社***缺乏的“工匠精神”吧。
我不懂胶卷摄影时代的暗房技术,据了解当时还是有“PS"的,只是都是在”暗房“中操作,比较麻烦。当然,处理起来不会像现在的”PS"一样可以鬼斧神工、得心应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很多东西是可以融会贯通、潜移默化的,更是可以传承的。我想,从这些黑白照片上我们更应该传承的就是在那个年代,摄影工作者对职业的敬畏之心、荣尚之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当前的工作。
发几张我翻拍的老照片。
张石川执导的电影?
有《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2885.html发布于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