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料水夜校
你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流行过哪些顺口溜?
谢邀:这我想听一听,因为我不是农村人,没听过我觉得农村人说出的顺口溜,一定好听,农村人的方言挺有意思,现如今城里卖菜的小商小贩,基本都是外地农村的,他们说话有时听不懂,但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有时我买东西听不懂他们的话,我就直接跟他们开完笑,有时我说话同样逗他们开怀大笑,相互之间 很融洽。
那时候为防止当兵的、招工招生的、回城就业的变成“陈世美”的,人们便编了个顺口溜:
一年土,两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名为知识青年,其实大多数人都没读上几句书就“停课闹革命”去了,尔后就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了。这样就流传出了知青给家长写信的顺口溜:
……粮食狗(够)吃了,哥哥上吊(调)了,妹妹水利工地逝世(誓师)了,我回城的时候咽气(延期)了……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干部头里走,社员跟着吼;干部拐个弯,社员喊“翻番”;干部偏个头,社员喊“加油”……
还如
区***有一口锅,一年要煮一千多。社员害怕这口锅,可又把它无奈何……
总之,那时候这类顺囗溜和这类笑话真的是太多了。这些东西反映出了当时的很多社会现象,给人不少启迪和思索!
七十年代的农村,阶级斗争抓得紧,老实纯朴的老社员,个个一本正经,不敢轻易说笑,谁要是油嘴滑舌的编顺口溜,准被说成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找媳妇都难。因此流传下来的顺口溜也不多。
1、自行车,滴流转,上面坐着王八蛋。
自行车,俩轱辘,上面坐个白母猪。
当时极少有农业机械,农民干活很辛苦,吃国粮的县里和公社的干部不用参加劳动,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各村指挥农业生产,老百姓又反感又嫉妒。就编这样的顺口溜骂当官的。
2、拖拉机,轰轰响,跑来跑去犁地忙,又杀猪,又宰羊,天天饭菜不重样,大官吃,二官尝,社员吃了扣口粮。孩他娘,你想想,当官就比社员强。
生产队期间,公社有拖拉机站,每年都轮流经各村耕地,村里为了多耕点地,千方百计巴结驾驶员。
3、一顿吃一两,饿不着司务长;一天吃一钱,饿不着炊事员。
4、身穿灯笼裤,大小是干部,前面“日本产”,后面是“尿素”。
七十年代进口的日本尿素,用的是尼龙袋,有点特权的干部们用来做衣服,又轻便又结实,老百姓捞不着。
5、春天一棵苗,夏天一把伞,秋天一截杆,冬天一个眼。
一等人,跑外交,皮鞋手表大提包。
二等人,开汽车,公活私活都干着。
三等人,伺养员,刮风下雨不用闲。
四等人,做电工,一把改(追)把分挣。
五等人,掏大粪,没人管,没人问。
六等人,去看青,悠悠荡荡地里疯。
七等人,记工员,地头转转总得闲。
……
十等人,出河工,拉小车,爬大坡,睡凉坑,住茅窝,离家远,闲话多,只是暖言无人说。
我是过来人,七十年代特别流行的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人民群众看干部”从这句话看出在那个时代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做干部很不容易,样样都要以身作则,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爱戴,同时也看出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无比相信,无比依赖,把干部当成舵手,当成领航人,干部与人民群众一条心,同时从这句话着出人民群众时时刻刻,随时随地监督干部,干部也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到不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口碑就是他们工作的重力,这是作为过来人实事求是的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3273.html发布于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