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网络教育学院
1921年知识青年下农村是哪些学校?
1921年还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呈现出共产主义曙光的年代,没有知识青年下农村一说。
所谓知识青年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1967年之后的若干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无论什么地方的什么学校都必须执行。
历史上的贫下中农有能力教育知识青年吗?
看了这个提问,我想反问一句,***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哪里是大有作为的。请问这些谆谆教导难道你不知道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可能是一个外星人了。
历史上,贫下中农对知青的再教育:是吃苦耐劳、劳动实践和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如果是战争年代,那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奋勇杀敌,抵御外国侵略的教育。
因此说,贫下中农有资格,优能耐对对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再教育。
既然提出来了,就直说了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六十年代初期便有了,至1968年冬,大批大批的老三届初、高中生,听从伟人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当农民,被当作政治运动来完成。
竟其原因,是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大增,无工作岗位、无企业厂矿能容纳下如此数量庞大的青年学生,苦于无法安排,这是原因之一。
1968年的下半年,***运动正处在两派争权争斗爆发武斗的***最严重的时刻,把知青下放到农村去,可以有效缓解两派斗争,缓解***及社会治安形势。
把一千几百万青年学生下放到农村去,可以减轻国家粮食负担,把养活这一千几百万知青的责任转到了农民身上,让本就缺粮的农民要抽调出粮食来给知青们吃。
这就是当年知青为什么要上山下乡,这就是当年的战略部署,是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
至于贫下中农有无能力教育知识青年,那倒是次要的,下放到农村才是最主要的。
这个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文化方面,当时人口大增,就业困难,把大批城市青年下到农村是解决就业问题和农村抓粮食正需要人力,是一种预备吃苦的口号,况且除文化以外这种青年没吃过苦,一些优良的包括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和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确实需要学习的,你看穷人家出的优秀孩子不是都这样学习出来的吗?只有懂苦能吃苦才能有希望,才能担得起烦重而光荣的担子。
作为知识青年只有少得可怜的书本知识,并没有工作经验。到农村不是读书,而是学习贫下中农的优秀品质,奋斗精神。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经受锻炼,掌握技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有什么好看的知青***?
关于知青题材的***看过不少,最早的《征途》、《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血色浪漫》等等。作为其中一员,认为比较接近“真”的,觉得肖复兴的《老三届》写得蛮客观的。电视剧情节比较客观的,认为是《知青》。
看了以上各位精彩评说,怎么偏偏忘了署名竹林的长篇知青***《生活的路》它是知青***的先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8年8月出版。带动了一批知青***的问世。叶辛的《蹉跎岁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3525.html发布于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