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变迁论文题目
和三十年前相比较,教育资源好了,为什么教育环境却恶化了?
如果从单个的点来分析,确实跟30年前比起来,我们的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
30年前民办教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每一个地区都存在着大批的民办教师。很多的,甚至就是初中毕业来教小学。而我们现在的教师几乎都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存在着民办教师的地方,已经少之又少了。甚至很多小学的教师都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所以,我们的教师素质整体来说是在有序的提升的。
30年前家庭教育这个名词是很少听说到的,甚至我们相当多的家长素养都是非常的低,连小学都不一定毕业了。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现在的家长最起码都受过9年的基础教育,所以我们现在的家长的素质跟原先相比,整体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加上这几年家庭教育的推进和普及,让我们的家长也了解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所以家长的整体素质跟30年前比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30年前各类的出版物非常的少,整体来说优秀的书籍是非常稀缺的,加上多数家庭家庭情况也一般,也买不起多少书籍。而今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各类的纸质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都层出不穷,加上家庭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社会上各类教育机构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社会教育***是跟30年前比,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整体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跟30年前比都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家长和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却越来越焦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呢?
原因就在于大量的教育问题都是社会发展带来的。
一方面,是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要求越来越高。像30年前孩子能够考八九十分就属于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而现在基本上对小学生要求是95分以上,所以这是完全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现在教育***确实今非昔比,一栋栋新的教学大楼爬地而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了校园,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站在城市小市的讲堂上,可见教学量非同一般。当今农村小学冷清了,城市小学人满为患,教育部门为缓解学生扎堆,***取户籍控制,摇号控制,但城市小学60人的班级仍然存在。而农村以前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小学,有的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学生。造成这些困惑或教学质量问题,或学习环境问题,更多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不少家长想着法子把孩子往城里送,比如在城里买房,通过经商纳税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强农村校舍建设,改善教学与读书环境,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安排一批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下农村小学,三是配齐农村小学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抓好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管理,尤其寄宿生的食宿管理。如果农村小学硬件与软件基本保持与城市小学一样,城市了学扎堆的问题就不会存在,教育环境就不存在恶化问题。
这个问题得从四个方面看:第一,三十年前,学生的自担的那部分学费,非常低。我上师范那时,师范院校是不收学费的!所以,我三年的大专生活,仅花了点生活费,而生活费方面国家每月还给五十多块的生活补帖。所以我们三年的大专生活,有三千元钱,基本上就够了!这样就减轻了学生与家长的生活负担,于心以稳定踏实之中!第二,我们那时网络还未发达,所以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上图书馆看书或参加体育活动打球等。思想方面比较单纯,干净。不像今天网络发达了,这个明星,那个游戏的,令学生应接不暇,处在大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第三,我们那时,老教授,教师,都是国家管住房,老师不用为住房犯愁,所以教师基本上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用挖空心思办这个补课,那个班的,去挣额外的收入,师生关系也比较融洽,容易相处!第四,我们那时,国家社会对毕业学生的招聘,还是包分配的,学生的毕业去向稳定,不用担心找不着工作,而今天却情况多变而复杂!相比之下,今天的教育,第一,费用是以前的多少倍!第二,教师社会住房金额提升了很多个点!第三,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心灵环境冲击相当的大!第四,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又是门槛非常的高!所以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学校,从学校到教育,从教育到社会,整个大环境已今非昔比,变化老大了,升级老快了,复杂太多了,生存竞争压力也大了!所以今天的社会环境确实让老师,家长与学生,所背负的实在太重,太难,太多了!难怪今天的社会***件越来越多!
教育市场化是一个毁掉教育的改革。人们眼睛看到的是钱,不是学问。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回归德智劳体美的教育。关键是育人。老师要以身作则,老师不能盯着课余时间去补课。大学老师不能只是考虑[_a***_]、职称。也不要拼命追求科研费。对教师的考核办法要改革。中小学看你教出多少有道德有知识的学生,大学看你培养出积极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老师的待遇要提高,应当比公务员高。社会上要提高老师的地位。教育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重视培养科技人才,不要过度倾向文艺教育。国家复兴靠科技,靠有头脑的人才。
我认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影响了教育环境。主要是:
一、拜金现象影响,扭曲了人们的″三观"。
三、娛乐界高片酬、高额演唱费腐蚀、毒害着青少年一代。
总之教育不是世外桃园,只有不断净化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你如何看待教育评价改革这件事?
教育评 价改革十分必要,评价的方法措施得当,评价的结果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内容是师德表现和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思想道德品质表现,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实验熟练程度,体育煅练与身体健康情况。
教育评价应坚持观客公正,实事求是,简便易行。
教育产业化。全国大学2500多所,不含党校。蔚为状观!1***8年***院有85所重点大学。后来又有一个211。再后来又一个说了算的,说了个985。211是否函盖985?有的211不是985。有的既是211又是985。有的学校混水摸鱼,加隊?好热闹。
胡折腾:把原先很好的学校折腾散了,老师折腾累了,家长折腾忙了,家长折腾得出钱多了,学生折腾得成绩大面积下降了,校长折腾得腰包鼓了,教育领导折腾得有酒喝了,把教育经费折腾到基建里了,把优秀教师折腾得不会上课了。
教育不坚持公平正义,***人为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身份歧视严重,教育部培养了千万亿个受歧视的学生,建了几千所受歧视的学校,培养了几百万受歧视的老师,学校的身份影响他们一辈子,不是985的学生倍受歧视,招聘,找工作,分房子,购房子,其他学校的都受歧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学校身份歧视,这是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的离心力是任何敌对势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但我们的教育部做到了。国家对教育很重视,投资很多,但学校分三六九等,歧视严重,挫伤了感情和积极性,怎能发挥积极性?若你不是985倍受歧视,你有积极性吗?应该改革。只要教育终端不有效改革,即大学教育招生的改革,中小学改革很难进行。中国约有三千个大学,整天人为突出北大清华,985,211,其他学校很难办好。人为突出几所中学,其它中小学很难办好。学校不同于企业,学生一代代的,青少年时代只有十几年,很宝贵,时不再来。教育部应办好每所学校,有个标准,从最差的抓起,而不是从顶尖的抓起。
可以弥补阅卷的不公 一时发挥的偶然性 有的人擅长考试,平时不咋地,考试能超常,这也是 潜力 的发挥。潜力,不能小看是吧? 那么,平时考试数据都记录在案,平时校与校联考,统一封闭阅卷,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这样的成绩可以作为抽样参考的依据。学生会重考试重复习,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是好事。这样的成绩记录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我看比一考定终身好!不仅仅临近中考或高考的几次模拟考,可以抽取一年里二年级三年级历次考试中的几次作为参考也未尝不可。还有,文科人才,写作能力重要吧?可以给 三 小 时,专门考试作文!当然,最后的一次综合考是很重要的,可以占大比例。——仅供参考
教师评职称时取消论文,改成交三到五篇教育教学总结,可行吗?
不可行。
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可以有效纠正职称评审中的“唯论文”倾向,引导教师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但不知道改成交三到五篇教育教学总结的用意是什么?如果交了不积分,只是看一看教师有没有按时写总结,与不交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交了按总结质量积分,则又会引导部分教师***、制***,自己写作水平不怎么样,可以找人代笔。总结可以写得天花乱坠,可以把自己表扬得像一朵花,但实际工作成绩平平,这与上交论文积分也没什么区别。
考察教师的工作能力无需上交什么文字性的论文或总结,只需找专业人士查看一下他近三年的备课、随堂听一听他上的家常课、看一看他近三年的教学成绩、听一听学生和家长的反映,综合考察后,既可量化积分,排出个一二三。
很乐意回答这一问题,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教师评职称如果取消论文,改交教育教学总结,我觉得可行。如果让一线教师投票的话,我想全国一线教师一定会举双手赞成。
提到职称论文,我是满腹伤心泪,有苦难言。
我1996年毕业,参加工作24年,在我们学校论资排辈,我2018年才有资格参加高级职称评定。
按照2017年以前评分标准,我们学校高级职评论文是2分。我准备了两篇论文发表在某个省级英语报刊,刊号是CN开头。一篇省级教育学会获奖论文。三篇论文总分是2.1分。
2018年我交材料上去打分时,学校通知评分标准改了,职称论文是6分,发表的论文必须是CN,和ISSN开头的双刊号。获奖论文只算省级。我发表的两篇论文降级降档,总分只有0.8分。论文分数差一大截。职称自然与我无缘。
2019年,发表省级双刊号论文,需要版面费1100一篇,一篇两分,三篇需要3300,刚好差不多我一个月工资。我心疼钱。所以改为去参加各种省级比赛。课后拼命写论文,节***日都宅家里写论文。一共十三篇论文获奖。我想每篇0.5分,总算凑够了6分。拿到获奖证书时,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十三篇论文只花了我1300。
十多年前,就教师职称评审需有论文发表一事,谈过看法。论文***成风,已失了它的作用与意义。但如何填补这个缺陷,至今没有解决好。
我的看法是,既然论文是评审刚需,而为避开***,唯一可行的是,让参加当年职称晋升评审的人员,直接进行现场论文考试,也就是象学生作文考试一样,现场收卷,密缝装订,异地改卷评分。这样,既能看出晋级参评人员实际写作水平,又能避免***,更能防止那些文凭水分大,没有几斤几两的人,硬占指标,挡了真正优秀教师的晋级之路。
你说的方法也可行施,但也不太理想,因为这总结仍可大抄特抄,弄虚作***仍然依旧。
当然,取消论文更好!
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除了搞科学研究的有必要发表论文外,其他行业没有此必要。作为一线授课老师,你整天想着靠想着法子去评职称去写论文,试问你还有把心思放在学校的课堂上讲课吗?写写教学总结有利于互相之间切磋教学经验,是可行的。
就目前来说,并不可行。不管是论文还是教学总结,都仅仅是书面的东西,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靠,所以就几篇总结替代论文并不可取。目前职称评审,对于论文的要求,已经降低很多,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已经不再是必要条件,具备市优质课,课题等也就具备了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当然,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优质课、课题的要求更高,但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相信职称改革会更公平,更便于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
有人说尊师重教的传统只剩下“重教"了,你怎么看?
尊师重教的传统只剩下“重教”了,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也有些符合社会现实。但是这个说法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因此,还要进一步补充一句:“重教”多停留在“口号”上、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到位还远远不够。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知识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完成教育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尊师谈何重教?
然而社会现实中出现的某些苗头和倾向,却让人对尊师重教的现状产生质疑和担忧。
1、学生学习不好,家长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自身的智力基础和努力程度,也不是检讨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把责任归咎于学校管理不行、老师教学水平低等。谁也可以凌驾于教育之上,对学校和教师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种美版“特朗普”式的“甩锅”行为,不能不给教师和教育带来伤害。
2、教师也是人,不仅有岗位职责,也有七情六欲和家庭生活。面对纷繁的社会现实和物质诱惑,有时也会行为迷失、出现师德师风所不容的过错,如有偿补课、体罚学生、论文抄袭等。但这种个别现象,往往被某些人利用媒体拿来炒作或放大检视,故意损毁教师形象、制造职业歧视和对立。有时社会认知的以偏概全,或者理想化的过高要求,也是对教育和教师的一种伤害。
3、尊师重教应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口号上,应体现在政策措施的落实上,而不是用来敷衍公众、涮表面政绩的手段。例如:
有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议,提高教师几十年一贯制的教龄津贴标准(3、5、7、10元),但是有关部门的答复却是教龄津贴已在教师的薪级工资中有所体现。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干脆取消教龄津贴的发放、以断其念想?
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早已写入教师法。但至今连基本概念都难以定论,是基本工资还是全部在帐收入,是全国统一还是以省市县为单位?所以也就只能用“平均”和“当地”来以退为守了。
拿到地方来说,一提给教师涨工资,总拿地方经济和财政困难搪塞,用大局意识教育教师。试想,不提高教师待遇、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快出多出科技人才,当地经济何时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地方财政何时才能富足?只能暴露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凡此种种,重教而不尊师,喊口号而不做实事,长此以往,不能不让人为教师的处境和教育的未来担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7032.html发布于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