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立教育网络课堂登录

如何引领课堂教学改革?你怎么看?
第一层次是从幼儿教学开始,从家长教育开始,培养好的苗子。在日本,女子在上课过程中就有如何当好一名好母亲的教育;西方国家,也注重幼儿教育,特别是犹太民族,孩子一出身,床头就有一买粘了甜食的《圣经》,让孩子对书有兴趣,所以犹太人诺奖获得人数最多。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同孩子讲道。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以下能力:1.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2.专注力。3.记忆力。4.逻辑思维能力。5.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幼儿园也是关键,是很多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师资力量跟不上,社会和家长也不重视,认为幼儿园就是玩玩。幼儿时期一旦拥有了以上五种能力,到真正上学阶段老师在育人方面只是锦上添花,以传授知识为主。
另一层次,就是后期课堂教学,算是忘羊补牢。无论什么名师大咖,多半这个阶段讲技巧,讲反复,这些都是以应试为目的。这个阶段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专注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很难了,但再难也要注意培养,慢慢地改变,授之鱼不如授以渔。我以为目前要为老师减负,减少活动之负,比如教研活动、职称评定、发表论文、各级考核等等。让老师专注于教书育人,特别是育人。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大环境的配合和支持。
每天从各种媒介中看到的,多是“减负”、“禁补”等之类的新闻、旧闻。很少见“常规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之类的话题了。个人认为:“常规教学”是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教育的主业。抓“减负”、抓“禁补”等没问题,但重点要抓常规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否则,一切“本末倒置”。个人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均是传统教学结合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尝试、创新,而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等完全没有跳出传统教育的藩篱,如“启发式”、“因材施教”等。改革不是大破大立,是批判地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换个形式或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不叫改革。个人认为:课堂教学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所谓的改革,要从认知规律,特别是孩童认知规律入手,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使你的方法成为孩童认知世界的最佳路径。一种理念的固化,是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主动探索形成的,决不是几天、几年、几十年就形成了一种什么新理念。如一项技术的形成且熟练运用,必须靠成百上千次练习才能形成,绝无捷径可走,否则“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这是规律,不可违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实在没有好观点、好方法介绍给大家。不知所言,见谅!
2021中高考热点作文是什么,你怎么看?
2021年中高即将临近,很多中学生在努力的最后冲刺,早晨天未亮就被闹钟叫醒背书,晚上过了夜半还在灯下奋笔疾书,经历过中高考的人都知道,孩子学习确实不容易!
很多孩子和家长一提到孩子的作文,就茫茫然,觉得孩子的作文写不好,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去提升,或者备考,感觉对于作文很是“无能为力”…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依据个人教学和备考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语文作文备考的方向及其热点:
在国家建党一百周年的大背景下,国家取得了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怎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和时代接轨呢,这是中学生需要思考,且又贴合当下热点的。
2:时代英雄,榜样的力量
不论是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还是印度边疆的边防英雄,还是国之院士袁隆平,……这些都是我们社会的榜样。作为中学生,怎么看待榜样的力量,跟榜样学习,也是一个热点。
3:青少年成长的情绪处理:挫折,宽容,反省,友善,和感悟等等。既能考查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也能检验他们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7056.html发布于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