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恒星

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是什么

恒星 07-23 15
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是什么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含金量怎么样?历史上汪精卫都干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含金量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组织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
  1.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含金量怎么样?
  2. 历史上汪精卫都干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含金量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校组织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办学单位,是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平台,是学校服务社会重要渠道,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桥梁,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被***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2010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继续教育学院是全国干部教育培训中国人民大学基地的执行办学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专题研修的教学服务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的历史可上溯至上个世纪30年代。自1937年陕北公学成立开展“国防教育”、进行干部“短期培训”“造就革命先锋队”发轫,干部教育培训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和“看家本领”,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上百万计的党政干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夜大学,1951年***同志亲自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函授教育方案,开创了我国举办正规成人高等教育的先河,六十余年来一直是中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排头兵,多位新一届国家部委主要负责人都有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教育的学习经历。

含金量还可以

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上汪精卫都干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主义者

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幼年时读私塾,13岁母亲去世,次年父亲去世,后随其长兄旅居粤北乐昌。1904年期间,汪精卫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并倾向于以反满为核心的民族观念和民权思想。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由于思想先进,革命信念坚定,深得孙中山先生赏识,被任命为同盟会评议部的部长。

二、辛亥革命后——左右摇摆

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10年初,汪精卫与黄树中、罗世勋等人谋划刺杀清摄政王,事败后被捕。清朝统治者利用攻心之术使汪精卫意志消磨,豪气扫尽。武昌起义暴发后,清王朝迫于形势,释放了汪精卫。此后,汪精卫曾一度为袁世凯所利用,袁世凯窃国后汪精卫携妻子离开了中国。1920年被孙中山召回,于1924年参加了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逝世之时,曾为孙中山草拟遗嘱。

三、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叛徒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汪精卫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不择手段地揽权夺位,成为***的重要领袖。由于他能言善辩,善于伪装,平时极力表示左倾,一时被奉为***“左派”领袖。后来,在叛变的路上越走越远,完全偏离了年轻时的革命初衷。

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国家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年轻的时候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

汪精卫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革命,曾因为谋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也在获释的名单上。

2.曾是一个坚定的抗日分子

九一八事变后,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同,汪精卫是主张抵抗的主战派,甚至当时有不少爱国学生把汪精卫当成爱国领袖。

1931年12月5日,全国爱国学生到南京***时,请当时正下野的汪精卫还政,他们还打出了很多标语,如:“欢迎护党救国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实现民主政治的汪先生”“欢迎反对不抵抗主义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即日收复东北失地的汪先生”等。

12月6日,汪精卫在回复学生代表时说,应付目前的局势,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3.汪精卫和陈璧君

为了追汪精卫,陈璧君从马来西亚一直追到了日本,再追到了北京,一直追到清廷刑部大牢里。

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美男子。

他经常在同盟会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如《民族的国民》等,已是同盟会成员的陈璧君就很敬佩作者的学识,萌生了想见一见作者的念头。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盟分会会长吴世荣。



汪精卫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大家对他的卖国事迹知道多少呢?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只告诉你他是坏人,不说他做过的坏事。现在我也不说他做过坏事,只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事。

其实汪精卫应该叫汪兆铭,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汪兆铭就一直是《民报》的主要编辑,汪兆铭以“精卫”的笔名一直在《民报》上发表文章,“精卫”的笔名源自山海经“精卫填海”的故事,含有对革命契而不舍之意。由于他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锐利,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人们也就称呼他为汪精卫了。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名噪一时,俨然成为侠肝义胆的英雄,被无数仁人志士当做楷模和偶像。

汪精卫因为行刺***被清廷判处***,后改为***,武昌起义后被释放。1924年,汪精卫出任***中央宣传部长。

1939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进行抗战的时候,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沦为汉奸。1944年,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从慷慨悲歌的义士,到遗臭万年的汉奸,汪精卫的转变也太大了。

一、性格浮躁、做事缺乏恒心

汪精卫有理想、有抱负,但没有恒心,浮躁懦弱。这种性格在早年刺杀摄政王的时候就暴露无遗。在刺杀摄政王之前,汪精卫曾经撰写过一篇《釜薪论》,把革命比喻为烧饭,需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煎熬,能坚持;而薪者却只求轰轰烈烈、献出生命。

汪精卫就把自己比做薪,在证明自己很悲壮的同时,也暴露自己没有恒心的弱点。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7789.html发布于 07-23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