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开放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开放教育的特点
人本主义倡导,什么的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倡导(课堂讨论教学模式、自由学习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体系,它主张人类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而不是被社会发展所束缚。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尊重、自由和平等,以及尊重人的价值和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持有“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这样的观点,所以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
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杰斯在60年代将他的“患者中心”(client centered)的治疗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学习与教学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对课程教学理论的影响?
鉴于其他心理学流派要么把人与动物等量齐观,要么把人的知识单方面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造成了教育目标的狭窄化和课程设置的片面化、机械化,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在了对完整人性的研究上。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野中,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能的、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多方面统一的整体。所谓人的发展,正是这一多样化整体的不断协调和提高的过程。
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日趋完善,最终达成自我实现。
据此,人本主义者旗帜鲜明地把课程目标定在培养能自由发挥自己潜能的完整的人,并提出各种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有四个:
一是强调人的责任;
二是强调“此时此地”;
三是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
四是强调人的成长。
扩展资料:
人本主义指的是希望心理学研究人的本性,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关注人的动机、需要、情绪、人格等特质中正向的方面。但是由于人本主义缺乏方***,马斯洛、罗杰斯的这些理论都没有通过实验或者相关研究证明,因此人本主义的影响在他们以后就变得越来越小了。
至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人本主义理论的定义。这种现象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尤为突出,在当时,绝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自己的“人本主义”是真正正确的,并且几乎都在努力地普及自己的理论。结果就是人本主义成了一种热门理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似乎什么都囊括在内。而近年来,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流行,对人本主义理论的宣扬也相对变少了,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不少心理学者认为自己是属于这一流派。
马斯洛需求理论在人本主义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具体如下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9639.html发布于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