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四个阶段?
- 谁知道,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办?课程应当怎样设置、怎样教?
- 2021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解读?
- 江苏省创下职业教育多个“全国第一”,它是如何一步步领跑职业教育?
- 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
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四个阶段?
1.职业教育初创时期(1***8-1984年)改革开放以前,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已有萌芽和初步探索。
2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时期(1985-2001年)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和体系建设的蓝图。
3 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该阶段,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文件和举措频出,颁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谁知道,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办?课程应当怎样设置、怎样教?
欢迎来到“Chen城东客”问答领地,陈老师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职业教育也是国民系列教育的主要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恢复,到扩大,再到稳健成长,1996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是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重大***,我县的职业教育从中师逐步转身,响应国家号召,一所县里举办一个职业教育中心,再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校的发展办学历程,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最新颁布的《民办教育保进法》,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推出,又称职教20条,再次从国家层面指明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办的问题,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到。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结合本地特点,配合国家统编教材,推出乡土教材,适合本校情况,我校已经在具体的探索中,已经推出通校系列教材,师生反应不错。教材的编写,更注重了实用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相应的实训培训手册,重视学生的实训操作,在二年级就能通过相应专业的中级操作员的鉴定,毕业应聘能拿出双证,甚至1+X证书,用人单位每年来校反映也是不错的。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课堂讲授,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期中段,可以安排进企业顶岗实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与岗位实训相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前适应专业领域的工作要求。
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Chen城东客”,并点个赞哦!
如果是办职业教育,可从人才就业市场调研入手,确定设定专业方向,而后,根据行业相关工作特点、应具备哪些能力,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确定主干课程,确定必修课、学修课等。总之,事情很多,要一步一步做。前提是学校已经存在了。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大多了!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办,首先应该明白办职业教育的宗旨,出发点是什么?这是前提,如果不明白办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没有方向;其次,办职业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师资、场地,资金,政策,人员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你决定办大的规模,就需要有多大规模的配套设施,这是必需的。再次,课程如何设置,那就看你的的师资力量,这些师资中的优势在哪里?手头是不是有政策允许。怎样教?一句话二句话也不能说清楚呀,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法,怎么一言而概之呢?
首先要搞清楚,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方向是什么?方向目的不明,怎么能办好职业教育呢?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解决企业技术熟练工人大量短缺的问题。
先培训后就业原则是中国企业招收新工人的原则。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一切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
1986年***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又重申这一招工原则,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改招工为招生,已招的工人则先培训后上岗。
职业教育应该朝着这个目的方向去办学。
根据全社会和企事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进行教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过去这方面人才的培养都是有企业来承担,一个企业既承担生产任务,又承担培训技术人员的任务,负担过重,周期过长,培训人员数量少,不能及时满足社会大多数企业上岗的需求。这部分职能现在由职业学校或职业学院来承担,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目的方向明了,专业课程设置明确,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师资力量和实习场所的建设。
现在我们的职业学校或学院最缺的是具有技术能力的专业老师。没有优秀的专技师资力量是培训不出优秀的技术产业员工的。特别是各地方县市的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来源于普通义务学校或普通高校毕业生,既缺熟练的专业技术,又缺一线企业工作经验,很难胜任职业学校的教学。加快招聘有一定技术特长老师从事职业教育,加快对现有职业学校老师的技术技能提高培训也是当务之急。
2021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解读?
要在总结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部门间的政策壁垒,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将现代学徒制培养统一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大力推广***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一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二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三要大力推进教学[_a***_]内容方式改革。
第一,树立科学的职教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巩固和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其中,他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五个面向”。一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二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三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四是面向***的终身教育,五是面向工作的技能教育。
第二,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前提,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大会锚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总目标,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提出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一是学校体系一体化。要继续巩固中职学校的基础地位;要进一步夯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要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他特别指出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并强调,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和办学类型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学校名称不变的“三高”“三不变”。二是标准体系一体化,三是培养体系一体化,四是育人机制一体化,五是评价体系一体化。
第三,健全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要在保证职业教育基本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加快由“办”职业教育向“管”职业教育转变,营造良好环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加快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一是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二是要丰富多元办学主体,三是提高职业教育开放水平。
第四,构建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要在总结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部门间的政策壁垒,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将现代学徒制培养统一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大力推广***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一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二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三要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内容方式改革。
第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体制机制事关内生动力、发展活力。一要处理好部门间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三要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
第六,强化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各地部门要从人财物、软硬件等方面健全机制,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江苏省创下职业教育多个“全国第一”,它是如何一步步领跑职业教育?
创下职教多个第一的背后仍有不少问题。首先是省内的生源丰沛,没有踏入更高层次的教育的去处,只好走职业教育这条路。经济大省,制造大省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市场决定了职教的产出。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全国人数第一的水军。高职院校处境尴尬,培养人才层次的定位模糊,为数不少的职业教育学校,并未培养出相对高质量的人才,仅仅是解决了阶段安置学生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基数较大,但质量难以满足要求。江苏也好,全国也罢,要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质的飞跃,没有好的技能人才是难以做到的。这就是职业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数量优势能转化成质量数量并重就好了!
说点无关痛痒的,至于如何领跑,江苏省肯定有自己独到之处。
从网上众多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广泛关注的职业教育情况并不乐观,甚至还有点悲观。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都给出了很多看法和意见,***也给予了相当的投入,结果似乎并不显著。就好像药也吃了针也打了,但病情也没见怎么好转,会不会恶化也是未知数。感觉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和相关行业的冷淡、怠慢甚至鄙视。最终也使制造业受到了相当影响。
想要获得枝繁叶茂的大树,***很重要但土壤更关键。有句俗话很有意思:“你个老盐碱地种啥玩意儿都是白搭”,只有改良土壤后才能考虑其他。
但改良土壤前你得先知道什么才是土壤。至于什么是土壤各有说法。学校教育肯定很重要,但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对职业教育和制造业的认可、尊重甚至崇拜以及经济上的丰厚回报等细节也应成为土壤的重要部分。
哎!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看似清楚又觉得无从下手,无奈的很。以上这么多都像明事理的废话,就当无聊打发时间吧。
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
360行,行行出状元,若是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职业教育便是很好的去处,之所以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口碑不好,是因为一些以盈利为目的性的学校污了职业教育的名声,事实上孩子如果在职业学校认真学习,前途仍旧是不可***的。
让职业学院成为大国工匠摇篮
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完善。目前最主要的是观念,社会上看不起职业学校,所以才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的独木桥。看看这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有多困难,研究生博士都去社区上班了。难道我们真的到了这么发达程度?连社区工作都需要博士才能胜任?那让那些本科专科干啥去?估计只能扫大街了。
与之相反的现象,是工厂企业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
社会上的认知,好像只有考不上大学的才去上职业高中上技校。这就造成技术工人在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失去了社会地位。
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所谓的世界工厂,没有技术做支撑,我们的产品估计永远都是没有科技含量的低端产品。
所以,从初中开始就该教育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大国工匠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其实目前的现实也正在让不少人思考,特别是家长们,到底将来孩子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职业事业规划之路。目前好的技校学生,没毕业就已经就业了,大企业大工厂抢着要。说明什么?说明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需求。一个职业学校的好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收入,比那些所谓的研究生博士生,就业前景好的多。一些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那何必上大学呢?
一个制造业大国,没有一批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工匠,估计永远走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让职业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我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大力支持,比如考上职业学校给减免学费,给奖学金给生活补贴。二是要扭转社会偏见,让职业教育的老师学生收到尊重,让技术工人在社会上有地位,就像对待教师一样对待工人,让好工匠有高收入,让别人羡慕,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尊重职业教育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风尚。有朝一日,工人们见了人,不再不好意思说俺是个工人,好像自己是干部就满面红光了。只有形成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风气,而不是都挣着当公务员当干部,才能培育出产生技术工人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大国工匠。
就我的认知说一说,不代表全部。我感觉职业教育并没有体现出它的优势,他跟本科教育到底优势在哪里?
我理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学校需要教理论知识,但实际的工作能力更应该培养,可是呢?所以教育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老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做科研,教师的职称晋升也主要跟科研挂钩,这和本科院校有多大的区别?
硕士或者博士的教师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缺乏相应的机制去培养教师。也缺乏良好的环境,去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往往还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培养。
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
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一个人的生产技能既可以提高个人的生存能力,增加收入,对企业而言,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力,一举两得,所以在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从学生时代的教育中,就开始了职业教育。当前我们国家也比较重视职业教育,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在这方面的投入与发展还有不少的差距。职业教育的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成人的职业教育,一个是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
首先成年人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个人的职业技能为主,不会考虑什么升学要求,教育周期短,社会效益高,所以比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稍微好一些,像什么挖掘机、烹饪、电器修理、美容美发等职业教育学习的人比较多,一旦走出校门,能够很快的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也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就是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这一块在我国当下发展的不是很好。一般中考没有考上普高的学生,可以上职中,但是职中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的话,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中毕业的学生,理论上也可以学到一些技能,但是出去的话,因为年龄比较小,可能达不到用人的年龄要求,即使勉强达到,职中毕业由于学历比较低,待遇还是不会高。而且现在大专技校毕业的学生就业都不容易,更别说职中毕业的学生了。
2、职中毕业的学生理论上也可以参加高考,但实际的情况是,国家给中职学校配备的文化课师资力量还是比不上普高的师资力量,所以受限于文化课的教学水平,中职的学生很难考出较高的分数,自然也就进不了好一点的大学,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些重点大学或者军校,中职学生是报考不了的,也就是说中职生在报考大学上相比较普高生,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中职生在就业和升学上都面临一些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上中职学校的原因。
从长远来看,技术类人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强大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现在的升学和大学的教育还是偏重于理论和文凭,人才录用也首先看的是学历,重理论轻技术,导致了我国真正的技术类人才当下还是比较紧缺的。
所以职业教育和重点职业技术类大学的建设,需要国家在投入和政策的制定上加大力度,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探讨更多教育话题,敬请关注张老师头条号:沧海一粟渡沧海)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三方面来谈谈:
一、职业教育非常重要。
2019年1月24日***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是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教育。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实业教育算起,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我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迅速发展,当时成立了上千所职教学校。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并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和智力,不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目前,中职、高职的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一半。
二、我国职业教育还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社会上、企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偏见。
三、职业教育前景广阔。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如德国、日本等未代表。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就读职业院校,不是终点。目前我国职教改革正在推进中。一方面,就读职业院校,能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打通了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研究生等晋升途径,职业教育不是终点,也是可以不断的晋升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9727.html发布于 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