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讲台
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什么?
中国农村中小学的现状是一派萧条!昔日的繁荣己成为历史。要振兴乡村势必要振兴乡村教育,现在的中小学过份集中城市,农民到城里租房丶陪读丶生活开销等,教育成本太高,好些家庭难以支撑,甚至因教育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更甚者,好些农村家庭的年青夫妻长期外出打工,把子女交给父母亲看管,租了一间房,把孩子送到城里来读书,由于隔代教育和不适应城市生活,不懂城市生活规律等固,很难担负起监护责任,孩子很容易出问题。到城里混三年五载后,不仅成不了“龙",而且有的成了“蛇",更甚者还成了城市“垃圾",实在叫人痛心疾首!因此,在振兴乡村战略中势必把振兴乡村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上,乡村教育振兴了,乡村方可长治久安。
我家隔壁就是一座农村中学,办学近70年历史,从夜校到普通高中,我们见证了这座学校的兴衰。我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毕业之后,再也没跨进这所学校大门。但学校的一些事情我不仅有所耳闻,也有所目睹,这所学校70年代未每年还有1000名学生,但本学期只有50名学生了,高中部“砍”了,只有初中部了,学校资产闲置了,教室走廊里晒起衣服,堆放杂物了。70名教职员工大部分进城示范中学、民办中学、私立外国语学校任教了,只有少量教师在给这50名学生上课,往日里书声琅琅已经很久没听见了,广播声十几里都听得见,如今十几年没有广播体操声和广播站的播音了。
农村学校招不到学生了,也留不住教师和学生了。现在幼儿园还是比较景气的,每年都有50名新入园儿童,小学学生还说的过去,生源没有外流,但中学生生源外流严重,一进初中,家长就将孩子转入城镇示范中学,民办名校,外国语学校,到高中更是择名校而学了。农村中学没有生源了。我们当地40年前有4座初级中学,24座小学,一座初高中连办学校,如今只剩下一座中心小学,一座初中了。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们当地历年来重视教育事业,教师都纳入事业编制,公务员待遇,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学校教学楼。我家隔壁那所中学,有两栋四层学生公寓,五栋两层教学楼,有远程教育教室,实验课教室,微机科学楼,逸夫楼,教师公寓两栋,硬件、软件不比城市差,可就是教学质量上不去,升学率上不去!我经常见到教师,没有为人师表的范,没有教书育人之才,没有师范之德。现在的农村教师大多把教师仅仅当做职业,但又没有职业道德。农村教师不安份,觉得当教师还是个“穷教书的”人,农村学校待遇低,条件艰苦,很多人都想回城里当教师。
其他农村学校我不知道不能胡说。但我家隔壁那所中学丑闻不断,有学生说,学校老师都有酗酒陋习,喝得上课找不到教室,上课伏在讲台上睡觉,甚至说话声音象蚊子叫一样,学生听不清,听不懂。以前,农村学校管理比较严,可如今,我家隔壁学校有几个老师常年吃空饷,原因是酒精中毒,无法教学,校长说了,不砸你饭碗了,只求你别来学校上课了,工资发到你退休。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心没放在教学上,打***、喝酒、***倒是乐此不疲,这样的学校家长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在家长眼里,这所学校简直是误人子弟。如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立、民办学校生源人满为患,升学率,一本达线率高达50%以上,教师有激励机制,有奖有罚,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使私立、民办学校有良好口碑,小学一毕业,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城镇民办学校了。未来公办学校可能会被民办学校兼并了,编制内的饭碗可能保不住了,这也是农村学校教师担忧的地方,所以,他们很迷茫,觉得前途堪忧。
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教育振兴。农村学校缺优秀教师,优秀教师人才全部都进城了,农村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优秀教师必须委派到农村任教三年,师范毕业生必须下乡支教三年后综合考评才能评职称和调回城市。鼓励民办学校下乡,盘活教育闲置资产,鼓励资本下乡办教育,兼并公办学校。严禁跨学区招收中小学生,公办学校要加强监管,按教学大纲办学,按教学进度教学,教师必须每周备好教案,交学校教导处审核,教案审核必须严格的对学校、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审核。对不符合教师资格的教师坚决辞退或开除,***违规教师坚决打击处理。学校虽然“清水衙门”,但是圣洁殿堂,学校不能怕揭丑揭短,不能护犊子,不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农村中小学教育目前正在下滑。我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有些老家没人带孩子,有些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有些老家上学不方便,就把孩子带进了城。
2,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有条件的农村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城市学校。
3,一些地方学校间恶意竞争,把农村的好学生抢进了城市学校,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4,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认真执行《教育法》就近入学的规定,人为的将农村学生引入城市。
没有优秀学生的农村学校,老师再努力也不会有好成绩,所以农村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坏,学校也就越来越衰退。
教育说到底,乃是国之根本。
教育一旦目标方针确定,便是花钱,因为教育的成果与收益,只能体现在国家的方方面面。于是短视的人,便因见不到收益便不愿花钱,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下,也将教育推向市场,去做如何赚钱的梦。
经济越是困难的地方,教育也越困难。时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最困难,于是教育也最困难。
中国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已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洼地。希望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也解决好中小学的教育问题。
先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这村里的学校,有次一个家长发了一个数学问题在班级群里问数学老师怎么做。数学老师回复了一句:我也不懂。之后又回复了一段话:敬请各位家长谅解,我本来就不是学数学的,现在课本上很多数学知识也不是特别懂,但是由于学校人手不够,校长硬是让我做了这个数学老师。
这个例子也能够透出中国农村教学的一些营资,总结来说,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基础设施差,教育质量低,学生混个子,老师混工资。
基础设施差,不是说现在农村学校的房子不好,其实现在农村学校的房子、课桌等也不算差。
而是配套的教学设备差,甚至可以说是农村的学校教学设备完全没有,有个教学的投影仪就算是非常好的条件了。
那些其他的好一点的实验器材根本就是不用想的事情,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可能还有一两个设备够学生观摩观摩。
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别说学生,老师都不一定见过那些设备,更别说实践操作了,因为基础设施差,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与城市学校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因为私立学校的兴起,有水平的老师上课开始有所保留了,有些本来该在课堂上讲课的内容,把他们留到了[_a***_]去讲,另外还有就是稍微有点实力的老师都跳出了原来的体制。
剩下来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一些跟不上时代的,在教学上也没有什么追求,做一天老师管一天学生。
因为私立学校的兴起,学生的选择空间大了,成绩好的学生都去了教学质量更好的私立学校。
农村的公立学校真的就变成了完完全全的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只是在执行自己的教学义务。
越来越多的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都不爱读书了,现在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老师、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各色人等,回答结果都会有不同与偏差,我在读夜校时,学生多为在职职工,学费自负,主办方租用教室、聘用教师,记得有一教师,在讲台上埋头把所教课文从头到尾自读一遍,口音及发声都不清楚,然后讲几个生字词,让学生自看课文注释,便布置作业完事。学生一大堆意见,联名要求换人!我至今记得新来教师口才、风范、……用“非凡”二字不过。记得是讲《前赤壁赋》该老师走上讲台一言不发,用粉笔在黑板上先画出中国地图,后由西向东画一弯延长江,再标赤壁所在长 江及夏口武昌等位置,然后声情并茂,边诵边讲,学生很快入神,感 受到苏轼荡舟享月,饮酒风流……又以长江水流与不流之哲学思想,说解人生!浓缩说,让学生感到了美、雅、深!……现在老师怎么教学生,我不清楚,不妄说,但愿老师 们在讲台上能象说故事一样,把课文与相关联的知识触类旁通融合起来,让学生被老师始终吸住,方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改观。谢谢。
恰恰相反,我发现现在的学生都爱读书。他们读的是网络***,而不是课本上的知识。
原来上学为的是脱离农村,要想 脱离农村,只有读书一条路可走。现在不同了,只要有才能就能出人头地,不用天天死读课本上的知识照样可以挣钱,孩子们为什么要读那些没有意思的书呢。
原来的时候,我们也喜欢读书,可是没有这么多的书可读,也没有电视和电脑,也没有微信公众号,只有读课本上的知识。现在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有很多,不用只靠课本,课本上的知识也有很多没有意思的,孩子们也就不愿意读课本了。
我的女儿***网络***,她说很有意思,也可以获得一些知识。网络***比枯燥的数学和英语有意思多了,她不愿意学数学和英语。
我去学生的宿舍,也看到学生们都捧着***,还有外国名著,说明孩子们喜欢看书,只是这是***,而不是没有意思课本。
真的希望课本能够有意思,比如数学吧,可以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一定会愿意去学的。英语也编的有意思,或者教学方面改革,成为剧本那样的,或者成为游戏,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那样孩子们就爱读了。
实际上孩子们的好奇心还是很大的,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也很强,只是这些书没有什么意思,老师讲的也没有意思,孩子们也就看***和***八卦了。
现在的孩子读书就为了好玩,知道一些新奇的知识。别说孩子们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喜欢有趣的事情,也喜欢看有趣的杂志,如果是为了那些虚无缥缈是事而读书,没有人愿意去读。
谢邀~我觉得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不知道这些老师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但我认为现在爱读书的孩子还是多的。只是现在成材的路很多,孩子接触的事物也很多,兴趣爱好广泛,可能孩子们的时间看起来相对分散,让人觉得他们不爱读书而已。
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要达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高度,那真是难为孩子们了,但也不能说他们漫无目的。
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很多是奔着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现状的目标去的,看起来倒是目标明确,实际上,很多人也做到了。
而现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们主要追求的目标已经跟我们当年的目标不一样,他们没有感受过缺衣少食的生活,不太有改善生活条件的硬性需要,就会更多的考虑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去自我实现。
或者,在有的人眼里,这就是不务正业,但换个角度想,理想的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19759.html发布于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