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恒星

圣人成教

恒星 08-21 10
圣人成教摘要: 文明一词的多重含义?中文文明的含义?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看法是怎样?如何看待书生误国?文明一词的多重含义?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
  1. 文明一词的多重含义?
  2. 中文文明的含义?
  3. 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看法是怎样?
  4. 如何看待书生误国?

文明一词的多重含义?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这些***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国家等等。

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中文文明的含义?

文明,简言之,就是用文字和记录媒体将成果记录下来。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这些***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等等。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圣人成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看法是怎样?

题中这几句话是春秋时期孔子门徒曾子所作的《大学》中的名言。要了解此句含义,必须首先搞清《大学》一书的主要内涵。

《大学》是一本宣传儒家思想的著作,与《论语》《中庸》《孟子》合称古代的四书。是古人出仕入道必读的经典书目。其内涵主要是论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等理念。

题中所提的句子是《大学》中最为经典的一段之一。此句接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品德,在于亲近人民,在于达到最高最善的道德境界。

圣人成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上述推论,“知止而后有定”说的是:明确自己追求的最高修为境界后,才能产生定力或志向,这是人修养和作为的源动力。

”定而后能静”进一步指出:只要建立了远大的志向,产生了无坚不摧的定力和恒劲,就会使自己平心静气,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去学习和研究。宁静才能致远,心静才能修身。

“静而后能安”指的是:入静才能心安、身安、业安。许多人正是由于心思和身子稳不下来,这山看见那山髙,心浮气躁,导致事业不能稳扎稳打或可持续。这就需要有安稳的心态和持久力。

圣人成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而后能虑”讲的是心静神安,才能有时间去思考、预想和筹划。“虑”就要边学边思,总结经验,深谋远虑,思过改进,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虑而后能得”。只有深思熟虑,才能确保学习入脑入心,***周密可行,风险隐患预知,德行有所长进,知行卓有成效。

这个问题我觉得和个人修为有关

止、定、静、安、虑、得是作成一件事的过程,佛家讲四大皆空的出世之理,不去说他;道家讲天人合一的修身成仙之道,也不说他,只有儒家讲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入世之道,属合这个程序。

儒家其实不光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也很讲究静修的,其中也不乏高明人士。一个"止″字便是修行入门功夫,语不动为口止,身不动为身止,意不动为意止,不动是不外求的意思。"止″到一定程度自然得"定″,有了定功身心自"静″,不受外面环境影响,身心"安″稳,考虑问题自然周到,就是"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尽知″的境界,这时已达到儒家圣人的境界,而后诸事自然成就。

短短几句话,就是一幅儒家修心的路标,成就事业的精华,在这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手边正好放着这本书[呲牙]

大学第一章的内容。意思是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止于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后才能行事思虑周祥,行事思虑周祥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才能有所收获。

这也是告诉人们,做学问要先懂得学习的规律,学习不是看后知道就完事,要真正的学会,学明白,要有自己的见解、体悟、收获才行(达到至善)。结合后两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实际是在解释前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再止于至善。”


回答:

上述问题是孔子《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德”、“亲民”、“至善”,是《大学》的三个纲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后去修行,起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变超人,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

三个纲要层层递进,最后止于至善。只有“止于至善”方能达至定境,定境深入便产生静;静下心来便恬然得安;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才会过虑清理身心的污垢,身心污垢一旦清理干净,才能真正对“大学之道”有所领悟获得

知止,并且“止于至善”是定、静、安、虑得的前提和基础

最近学习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很愿意通过回答这个提问分享下自己的所得!

这句话出自《大学》,孔子用精简的几句话讲述修身中达到“明明德”的方法。“止、定、静、安、虑”是所要经历的5个过程阶段,“得”是“达到”的意思,这里是指达到“明明德”的境界。好比现在游戏中的“段位”升级。

止:是让外界世俗的诱惑阻止在外,不让它影响自身。

定:知止是做法,做的好了就能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是为“定”。

静:一瓶水放在桌子上不再晃动,里面的水也会渐渐平静下来。瓶子定,水静;人不为外物所动,心静。

安:内心久久平静,没有外物侵扰,心态逐渐安然自得,似有所获。

虑:静极生慧,此时思考产生智慧

以上是个人的浅见。为什么说是浅见?并不是谦虚客套。这里涉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一点必不可少的,但也正是现代人忽视和缺少的一点:修身

儒家叫修身,道家叫修道,佛家叫修佛。全部都是基于身体的修行。

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主要通过身体的“功能”。举个例子,比如被我们认为神乎其神的“天眼”,就是身体本来就有的功能,只不过多数人被后天蒙蔽了,专业名词叫“内证”。科学研究,这个能力与人的大脑中的“松果体”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如何看待书生误国?

谢谢邀请!

书生误国是指那些完全相信书中内容而缺少独立思考的书生。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中的知识也只是作者的思考经验总结,我们要审时度势依据现实生活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将书中的知识当做圣言,完全相信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马谡就是吃了“尽信书”的亏。他自小熟读兵书,也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做事,可以说他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著名的街亭之战中他刚愎自用,不听诸葛亮和副将说劝,一意孤行相信凭借他的丰富的兵书知识必定可以大获全胜。但是,他没有想到理论知识只是我们思考的工具而不是决断的最终因素,所以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那为什么同样是书生的诸葛亮会神机妙算?诸葛亮不仅熟读兵书,他还会查看地形、观测天象,他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周全再下决断。所以他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著作《高效能阅读》中,他提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将书本的知识精华总结出来之后,我们要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一一实践,再从实践中挑选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经验作为总结。这样日积月累我们也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这样的经验分享给别人再引发别人的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更有意义。

比方说,我是做销售的,那么我就可以将有关销售的经典书籍以及同公司的前辈经常看的书作为一大类,进行阅读。将书中的知识总结出来,实践再总结。经常读同类型的书会让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而这样的本质几乎可以通用在任何领域,这样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专家,还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就像人的左右手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不管缺了哪一个都会让我们的能力削弱减半,理论结合实践才是让书本知识发光发亮的正确途径。

在目前的中国,书生误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历史上,书生误国的例子不少,读死书,只会纸上谈兵,认死理,不懂变通,圣人的话永远都是对的。一般用来讽刺读书人空谈大道理,耽误国家。

如今,读书人已经不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或者说,这些人已经有了综合素质,成为了智囊团,和多种力量交汇共存,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1361.html发布于 08-21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