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成教师,博成教育
老公读完博要回国做高校老师应该支持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两个人似乎都没有错。老公想回国实现梦想,你想他留在你和你的父母身边,否则就是忘恩负义。由此看来,你是以恩人的面目定义与你老公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夫妻关系。我想,这应该是你老公坚决要回国的动机吧。那个老公受得了老婆整天以恩人的姿态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如果真爱他,就带上孩子陪他一起回国吧,让老公做回大丈夫,让你做回小女人,让你父母做回丈人丈母娘。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你老公读完博士后考虑的是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现在国内发展迅猛,一点也不输国外。说不定过几年还要赶超欧美。你老公看问题比你长远,毕竟身在异乡为异客,你们的根在中国,在国外再怎么努力,人家也不会把你当同胞看待,现在全世界***情绪异常的高涨,回国高校任教,走到哪都昂首挺胸,不比在国外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看似回国没有比呆在国外强。但细细分析哪哪都好。你父母回国,在生活了一辈子的生活圈子中,比现在开心,小孩在全是黄皮肤的中国人氛围中长大,有助于他将来的民族认同感,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你也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看不明白呢?如果你能和你老公一起回国,将来一定会觉得,还是老公有远见,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当生活与梦想有冲突的时候,是坚守梦想还是梦想向生活妥协?
无疑,生活与梦想如果能同向是最完美的。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觉得有。
你老公的梦想是回国高校任教,这个梦想是否可以等价替代?
有些梦想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执拗。如果他的梦想只是为了圆自己的大学老师梦,在国外就不能当大学老师了?在国外的大学当老师与他的梦想并不冲突。对你们的家庭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为什么要这么执拗呢,红色的苹果是苹果,绿色的苹果就不是苹果了?
如果你老公回国大学任教还有一种报效祖国的心理,那你就让他回去吧,这绝不是在唱高调。理想与自我实现在需求层次上永远高于家庭和亲情。
的确如此的话,你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梦想是否有等价替代?
尝试一下你自己是否可以做出一些妥协。妥协不等同于牺牲,比如尝试在国内找一份工作,相信,以你的能力和资历,在国内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并非难事,我想你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尝试并没有付诸实施,只是一种设想,很多时候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客观其实很难,但别人的建议或许能让你找回这种客观。
总之,我想大概率你们的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以你们的能力和资历,梦想与生活并不冲突,你们需要做的,只是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一点执拗,或者说不愿改变现状的懒惰。
每个人的志向不同,应该支持他才对,夫妻一场情还在。你介绍了许多,我只记住了他家条件不行,而你父母与你同住,直到看完你的情况所述,也没介绍到你的公婆现在如何?通过儿子是不是改变了公婆的家境?你的父母在你身边而他的父母呢?连见儿子面都难,想象没给过公婆补贴吧?含辛茹苦养儿成人该回报父母的时候,他怎么能自私到收获你父母的照顾呢?
我感觉你老公爱国情结没变,他想回到祖国效力,他想回到父母身边尽孝,这样的男人不好找。他并不是忘恩负义,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祖国培养了他他回国,父母养育了他他尽孝,有错吗?我觉得你应该同他一起回到自己的祖国,如果你不回去,如你所说家就散了,好吧,离婚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扶持他读完博士,那肯定是爱得很深,难道你想给别的女人打工培养出一个博士的老公吗?你能舍得?谁会心疼你的孩子做一个好父亲,估计不好找!回国吧,回到公婆身边,一起孝敬老人,积德了,你才会幸福快乐,你才可以给孩子完整的家,祝福你们!
在高校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对后代也有帮助,要看长远,在国外打工,也会存在失业,压力也挺大的。三四十岁就是要求稳定,而且中国发展很好,高校收入也不错了。回国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压力。
在国内当教授如果长期不发论文会怎样?
“不***文”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不想发,二是写了论文却不被刊物接受。一般来说,教授的***非常多,很多研究是团队协作出来的,所以既不存在不想发也不存在发不出的情况。教授作为人生赢家,践行了赢者通吃的人生幸福。但是副教授和讲师就没有那么多***了,论文数量不合要求会被转岗,有编制的教师转到行政岗位后,就可以在这个岗上混日子了,而没有编制的教师恐怕不会得到续聘而失业。
教授长期不***文的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是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那些没有博士点的专业,晋升教授职称之后,对于一个大学教师而言,已经在专业技术职务上达到了最高目标,如果不是有硬性的考核要求,或者教师个人对***文感兴趣,不***文是常态。
教授如果长期不***文,可以有大量充裕的时间来优质完成本科和硕士的教学工作。不***文不意味着不不问学术,结合所承担的教学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查阅大量的相关前沿文献和实践案例,并且能在课堂上和学生们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这对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但是,也的确有大学教师晋升教授之后,不仅长期不***文,而且在教学中也不去跟随前沿学术动态,理论和实践都停留在固有的认知程度上,这就难免使得学生觉得知识老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而对课程本身产生反感。这不仅是对自己教职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其实,大学教师晋升教授之后,长期不***文,或者长期不跟随学术动态的话,往往要不了太多的时间,其学术生涯实际上已经“终止”,是很难再跟随上学界的脚步的。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在学生指导中,都是需要不断进步,推陈出新的,写论文和***文,就是大学教授的一种生存方式,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当然,那些当博导的教授,因为各种考核需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督促其写论文、***文,但一个好的大学教授一定不是被动的。
我可以结合我们学校和所了解到的周围院校的情况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无太大野心的普通大学老师而言,教授可以说是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事关收入、尊严、内心满足感等。也正源于这种追求的终极性,目标一旦达成,进取的动能自然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除非学校硬性任务要求,达到终极目标的教授会在可以量化的科研追求方面松懈很多,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再热衷于写论文***文,之所以这样做的两点主要原因:第一、除非对学术有真心热爱,否则写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太折磨人、摧残人脑力和心情的过程。评教授之前,为高聘老师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目标达成之后自然就可以有一点资格不必整日“为稻粱谋”了。第二、写出论文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发表论文的过程也是同样不轻松,尤其是在核心以上高级别期刊“粥少僧多”的前提下。为了顺利***文,很多老师不得不变成一个交际家,到处开会拜会各路“神仙”混脸熟等等不一而足。这两个原因无疑会极大降低教授们的学术热情。
基于以上原因,在高校,教授们长期消极怠工,不***文也就成了常态。当然,“下有对策,上有政策”,长期这样,学校管理层就会着急,因为一大批教授在科研上的消极作为可能意味着以量化科研为基础的学校整体实力和[_a***_]下降的隐忧,因此,对教授的紧箍咒就会戴起来。
比如,各个高校现在都陆续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聘任制,奖惩并举,奖勤罚懒。对于长期不***文,原地踏步的教授,逐渐开始***取高职低聘,扣发工资等方式。这种改革,是深刻触动既有格局的改革,具体实施起来还会有一定难度,目前而言实施效果有限。虽然如此,但我觉得真正付诸实施是迟早的事,也就是说:大方向不会变。
教授一般都带硕士,博士的,所以长期不***文不太可能,硕士博士要毕业的,搞科研大多是带的学生搞,导师一般只会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吧,具体的事还得学生自己做,所以说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每年都会发表论文的,另外一般学校都会评教授的岗位级别的,这也是和科研论文挂钩的,,所以说教授长期不***文的可能性比较小。
不知道长期是多久,五年或者更久一点也是正常的,有的课题甚至牺牲好几个研究生才能做出来,所以也就出现了博士毕业好多年才有文章。现在大部分导师是不允许发5以下的文章,既不能交账又丢人还浪费钱,所里有几个刚评上杰青的老师不满10的都不许发,而nature或者高分子刊都是需要好多年的工作才能做的出来的,所以没文章也是正常的,就我所在的课题组,因为院士享尽各种***也连着三年没有文章,也不会有什么事,正常的科研周期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2591.html发布于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