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开放学院
博学笃行,经世致用是哪个学校的校训?
“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传统,体现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特色,体现的是学校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宗旨。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哲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博学之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使为学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即是“使彰明”,这里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阐明学习的目的第一条就是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和道德,做人有坚定的信念,执著,有节操。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能以服务于民生为乐事,也就能做事认真,追求***。
经世:治理世事。经:治理。经风雨,见世面,不在书斋里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
致用:致,达到、为了。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魏源、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等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导变法。经世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经世致用,匡世济民。
这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明德、博学、经世、笃行
“明德”,典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博学”,典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经世”,经世”又语出北宋胡瑗、孙复“经世济民”,今天的“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清代顾炎武有“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笃行”,见“博学”《中庸》;又典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将“明德、博学、经世、笃行”作为校训,就是从德、学、才、行等方面,规范师生行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追求广博精深的学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锤炼践行不辍的意志。校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了为学和为人的目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儒家“八条目”之根在“格物致知”是真的吗?何为“格物致知”,是失传了吗?
《大学》中列出来八条目,按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大学》阐释这"八条目"时却奇怪地抛开了"格物致知"不说,直接从"诚意"讲起。
所以朱熹在重新修订《大学》的时候,认为"格物致知"一章已经遗失,就擅作主张把程颐讲"格物致知"的一章加了进去,使其"完整"。
至于是否失传、遗失,还是曾子觉得没写好所以没收录,这就不得而知了。至少,给后世一个更大的想象和争议空间,这也不错。
谢谢邀请!
祝您愉快!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儒家的目的是致知,是把握思维方法和对世间理性秩序的认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是以求证秩序道理的客观存在的”致知“为本来目的。儒家的出发点是天道、理性、心性,都是先天本具,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如何认识如何把握,认识和应证了这些天地良心,就可以做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要改变什么。出发点在心的认知,理性的归纳。儒家讲致知在格物,格物在于心的安定,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实际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
随着时代的变迁,格物致知虽然提及的人很少,但格物致知所倡导的三纲八条仍然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4799.html发布于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