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恒星

袁成教授武夷

恒星 2024-09-24 16
袁成教授武夷摘要: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整个家族几代人都是精英的情况?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整个家族几代人都是精英的情况?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精英家族,都是很多很多代都是精英。乍一听,这好像有点违背常识?因为...
  1.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整个家族几代人都是精英的情况?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整个家族几代人都是精英的情况?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精英家族,都是很多很多代都是精英。

乍一听,这好像有点违背常识?因为老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且不说这话对不对吧,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误解。

所谓穷不过三代,历史上男女比例可能现在还悬殊,尤其明清的一些地方,抛弃女婴的现象很严重,女娃少了,女人也就少了。女人少,男人多,很多男人就要打光棍了。穷了一代,也许还能找到对象,穷两代穷三代,那就真找不到对象了。所以穷不过三代,不是说三代以后就会时来运转,而是说找不到媳妇,索性就绝后了。就没有然后了,这叫穷不过三代。

袁成教授武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说富不过三代。古代富***妾成群,生娃就多。汉唐以来,即使是庶子,也是有继承权的;宋以来,妾生子和妻生子的差别越来越小了,嫡子庶子,只是叫法不同。举个极端的例子,明代的皇族,一开始享有各种特权,还有制度保障,于是就广纳妾,多生子,到了明末的时候,少说也有几十万人了。这时候,整个国家财政都不能保障他们生活了。清代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康熙妃嫔很多,妃嫔多儿子就多,其中成年序齿的,就24个。***设第一代人生24个,第二代如果每人再生24个, 那就有576个人了……如果每人再生24个,那就是13824个人了。

当然,这些例子代表性比较有限。根据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唐代精英男子平均可以有四个儿子成年并有自己的儿子。宋代、明代这个数字似乎还有上升。第一代1个人,第二代就4个人,第三代16个人,第四代就64个人了!这个时候,再大的家业,也不够64个人分了。于是,总有一些人混得比较好,总有一些人不大行了。

我们把这些不大行的人挑出来:“你看,他们爷爷太爷爷多威武。富不过三代啊!”所以,富不过三代不是说所有精英家族都会很快瓦解,而是说儿子越生越多,总有一些不行了。但也总还有一些儿子,起点比别人穷人高,最后混得还不错。这个时候,人们觉得也没什么稀奇了。

袁成教授武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宗明义:我来谈谈魏晋期间的世家门阀之一的太原温氏。

在秦末的乱世中,河南温县的温疥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在汉朝建立以后,温疥被封为惸侯,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的孙子名叫温何,在“文景之治”时期搬到山西太原的祁县居住。从这时候开始,这个家族开始慢慢发展

经过400年的发展,在汉末时期,这个家族有了足够的底蕴和人口、人才积累,开始在这个乱世出人头地。

袁成教授武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温恕,在汉灵帝时期任幽州的涿郡太守;温恕的儿子名叫温恢,他在父亲去世后,把家财全部散掉,分给宗族的亲戚,并说:“天下大乱,留着钱财有什么用,不如给宗族的亲戚们买粮食吧。”然后,温恢去投奔了正在招兵买马的曹操。

这个选择,给了这个家族几百年的荣耀。

温恢从曹操的秘书开始,逐步成为了扬州刺史,驻守一方。

温恢的儿子叫温恭,是曹魏的济南太守;

温恭的儿子叫温羡,在司马晋朝做到了司徒的高位,成为三公;

温羡的侄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温峤。在五胡乱中原的时候,跟随刘琨在太原抗击石勒,在317年,被刘琨派往江南劝进,成为东晋的开国功臣,并受到皇帝司马睿的赏识,后来官至大将军。

东汉、两晋历史上门阀世家应该都是吧,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太原王家,还有谢家。真正如果要算的话,应该首先排除历代皇室和孔家,然后应该是在北宋以后,门阀消逝的时代,这样算起来的话就会远远少了,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家族,家族几代17个进士,还不算举人,苏轼家族也是

耳熟能详的世家大族的有: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可惜司马衷是个智障。

诸葛亮的家族不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个废物。

曹操,曹丕,曹睿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惜曹睿晚年贪图享乐,勉强算半个。

三苏我就不说了,苏轼,苏洵,苏辙。

李渊,李世民,可惜到了李治能力不足。不过安史之乱后,唐朝连续出了好几个明君,也算吧。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秦国自秦孝公至秦始皇这六代都是英明之主。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秦国的历史,发现贾谊这句话不完全正确:秦国不是奋六世之余烈,而是奋十三世之余烈。秦国自开国以来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历经十三代君主竟然没有出现一位昏君。这也是秦国能从一个西陲小国战胜东方六大强国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西周分封时并没有秦国这个国家,相比其他诸侯国秦国出现得比较晚,是在东周初年才出现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秦襄公看准时机起兵勤王,拥戴宜臼为周平王,并护送周平王迁都。周平王把周王室牵走后把西周的故地赐给了秦襄公,并以周天子的名义封秦国为诸侯国。秦襄公成了秦国的第一代国君。秦襄公是一位非常有政治眼光的国君,派兵勤王不仅使得秦国得到了大量土地,而且秦国从此拥有了诸侯国的身份,这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襄公之后的国君秦文公、秦宪公、秦武公、秦穆公、秦厉共公、秦献公继承秦襄公遗志,扫除周边的戎族,为秦国开疆拓土,稳定秦国西边的大后方,他们与秦襄公并称为秦国七英主。

到了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崛起。秦惠文王继位,虽然杀了商鞅,但没有废除商鞅的改革,秦国得以继续强大。秦惠文王一改秦国历代国君西进的策略,开始向东面发展。之后的秦国君主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与东方六国斗智斗勇,合纵连横,六国势力日渐衰弱。到了秦始皇时期正式收网,统一六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像秦国这样连续出十三代雄才伟略的国君的现象确实少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5517.html发布于 2024-09-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