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期电视夜校
23岁想从头读书怎么做?
只要经济基础上能自主,也没有家庭上附加的压力。读书肯定都是好事。正所谓读书明智,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那就要走出去。一个是人走出去,一个是思想走出去。如果有钱就去大城市,那里有很多的成人本科学院。经济基础差点,也可以半工半读。
我以前是读了高中就出去工作了,我在广州报了夜校进修。拿了大专毕业证。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继续读的。
第一,从一开始有这个想法,就是最好的事情。你可以报一个成人教育或者是函授都可以,网络教育也行。报名完课程之后,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通过里面的专科考试和本科考试,拿到证书。
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浮躁,不气馁,不轻易放弃。
旅游探密,千年古城韩城民居门楼下隐藏着怎样的文化?
明洪武四年(1371年),韩城修建典库司、尊经阁和明伦堂,成为文庙配套建筑,专供藏书。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尊经阁时的记载,“阁”中当时藏有“十三经”“二十四史”等典籍,这应是韩城最早的图书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县长由少蕴首创韩城民众教育馆,地址在城里贾家巷与宫前巷十字路口东南方,除有藏书、文化设备人员配备外,并建起一座图书馆,这是当时韩城第一座“洋楼式”建筑。大楼二层正中朝北有青石料镌刻的“图书楼”三字,竖向嵌于楼墙中。南北有门,北题“学海梯航”,南题“开卷有益”。
以图书楼为主体的民众教育馆,除图书外,还有阅报室、夜校识字班等。1848年县人民***成立后,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赴西安途径韩城时,曾应邀题“韩城县民众教育馆”横幅一祯,后制为木匾保存。1951年民众教育馆更名为文化馆。
1936年4、5月期间,西北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曾驻于图书楼,4月27日杨将军与韩中师生见面,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抗日演讲。离校不久,一架飞机沿城墙盘旋数周后,从城北塬上的赳赳寨俯冲下来,在图书楼以北的大操场上投下一个沙袋后飞去。韩中学生孙万平捷足先登,捡起沙袋,还未看清究竟,即被图书楼前站岗的卫兵带走。后经证实,是张学良将军投给杨虎城的信件。
原来,当时有个***党员被逮捕,***正在极力营救。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李志刚系蒋介石同乡,***拟使李出面斡(wo)旋。而能做通李的工作的,唯有时任西北绥靖公署主任的杨虎城。而此时杨正驻防韩城,远水解不了近渴,乃转请张学良将军设法救助。于是杨将军借飞赴洛阳之便,特地绕道韩城,空投信件,说明原委,催杨将军急速返回西安。这便是空投沙袋的内情。由此可看出,张、杨与***早已建立了友好关系。
张、杨的历史作用已不可磨灭,图书楼也成了韩城人心中永远的纪念。
韩城古称"龙门"、"夏阳"、"少梁",文化底蕴深厚,史圣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古城,当地人称作"老城","老"和"古"近意但却也迥异。
韩城"老城"之"老",亦有其"古",尤其是其中的三庙,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与司马迁祠、党家村一起成为了韩城的文化符号 。
千年老城,一条条明清古街道,几辈人走过,留下历史的印痕;一座座古民居,古色古香,镶上了时间的沧桑;院中擎天的古柏,墙上精致的雕龙,门口矗立的石狮,都是一幅幅读不尽的画卷。
这就是韩城的老城区,千年古城的韵味。韩城古城区共有大小巷道72条,明清时期保存完好古建筑700多栋。
走进韩城古巷,有一个约定俗称的说法叫"不走回头路",从巷子一侧入口进去,沿着主街道前行,沿街两侧为明清建筑的古式店铺,多为两层楼房,上库下店,前门面后住宅,都是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坡屋顶,是典型的北方古城风貌。老城中文庙、城隍庙、东营庙等古建筑群连成一片,非常壮观。城隍庙是所有庙宇中规模最大的,比文庙和东营庙的总和还要大,占地阔绰,建筑瑰丽辉煌。从南端朝北的影壁至气势逼人的高大山门;从中轴线上一字排开的"政教坊"、"威明门"、"化育坊"到东西对峙的十字歇山顶戏楼楼"德馨殿"前四座高大宏阔的主殿宇建筑,所有屋顶兽、吻、脊、瓦无一不是璀璨夺目,烧造精良的黄绿琉璃构件。这些粗中有细,宏大而精巧的建筑设计,让我们感受到古时人民的拥有的无限智慧和对神灵无限虔诚膜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5994.html发布于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