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夜校老师教什么
我出生在农村,知青是我心中偶像,大家怎样看?
谢谢邀请!
我记得那时的农村比较落后,以生产队为集体单位,社员们在生产队出工干农活,生产队也办有队办小型企业,如砖瓦厂、养殖场,还有外出副业队,承包一些工程,为队里赚回一些外汇。
那时的农村文化人少,很多人只能读到小学毕业,村里有一两个高中生、几个初中生是很不错的了,被村里人视为秀才,是生产队里的人才,会被按排做会计、出纳、记分员等工作,有的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有的是民办教师,我表姐就是高中毕业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当年來我们这里插队的知青有上海的,武汉、昆明的,更多的是回乡的。
看着这些带着点洋气的外地知青,我也不知道他<她>们有什么想法?不过,看上去他们还是满腔热忱的。八、九月,正是山地里收玉米杂粮的季节,记得有一次,中午煮了一大锅米饭,还有玉米棒、洋芋<他们叫土豆>,用炭火烧了些青椒,烧了一大锅茶,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说在大上海很难吃到这么新鲜的东西。中午饭后,有个上海知青吹起了口琴,大伙拍着手合唱着,用筷子敲打着菜盆,山野里响起了一首首动人的交响曲。
我还记得他们唱过的几首歌词:
“月光洒在银色海滩上,海啊,掀起层层波浪灬”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我们的心里充滿欢乐灬战斗的青春象盛开的金达萊,战斗中锻炼我们茁壮成长灬”
那些婶婶叔叔们听得入了谜,赞不绝口,说到底是大城市耒的,就是不一样!
我后来也回乡了,被队里按排在大队文艺宣传队,白天跟社员们一起干农活,晚上排练节目,什么对口词、快板、小话剧、舞蹈、小合唱、男生独唱,然后到各个村去演出,很受农村人的欢迎!
知青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是1968年至1***8年底,广大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他们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对于普及农村和农垦兵团教育、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幅度改变了农民和农垦兵团职工的面貌。缩小了农村村民和农垦兵团连队职工与城市居民思想上的距离。在农村和农垦兵团,广大知青们吃苦耐劳,战天斗地,把青春和汗水留给了农村和农垦兵团,为建设农村和农垦兵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生在农村和农垦兵团的那一代青年,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见证者,对知青扎根农村和农垦兵团所做出的贡献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所以你把知青视为心中的偶像是非常正确的,是对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肯定。
当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部分都是到相当偏僻落后的地方插队落户,因为是从城市来的,见多识广,而农村的人,出于条件限制,一年也很难进趟城,闭塞,贫穷阻隔了人们远眺的目光,所以当城里知青的到来,多多少少带来了一些未知世界的知识和风情,还有生活上的新鲜事物,新奇,惊讶,开心,羡慕(特别是小孩),不知不觉的就和知青交上了朋友,把他们当成了偶像。
如果你现在还把知青当偶像?很少有,但也值得提倡!不过提个建议,你最好仿效偶像的力量,继续在农村(落后的乡村)扎根,进了城你可以再回去(要是儿女大了,也可动员他们一起去),把你所有的知识和才能奉献出来,带领父老乡亲走出贫困,为建设好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这才是崇拜偶像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28959.html发布于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