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夜校,九江夜校培训班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18岁时都在做些什么?
18岁在今天是大多数人仅仅高中毕业的时期,但历史上不少人在18岁时已经做出一番功绩。
霍去病17岁时,第一次领兵与匈奴作战,率领一只800人的小规模部队,斩首和俘获敌军2028人,其中包括几位身份很高的人物。霍去病第一次领兵作战,就以无可争议的战功被封冠军侯。
18岁时,霍去病已经靠战功封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一辈子都没机会封侯。
李世民18岁时,已经作为父亲李渊的重要助手,积极参与李渊起兵谋反的大业。
李世民17岁时,参加了隋朝将军云定兴部(多路勤王军中的一路)救援被突厥人围困在雁门的隋炀帝的勤王行动,给云定兴出了多张旗鼓迷惑突厥人的建议,初出茅庐已经显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
李世民18岁时,追随在父亲李渊身边,为李渊的谋反计划出了多少力。当时李建成在河东老家,李世民是李渊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造反这种事自然儿子最能信任。李世民19岁时,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李世民)
东晋的司马元显是一个知名度不算太高的人物,但此人是历史上少数非常年轻就成为权臣的人。
司马元显17岁时,就已经成为东晋的权臣,实际执掌国家***。不过司马元显虽然少年得意,但没得意很久。20岁时,司马元显就兵败身死,被桓玄所杀。
18岁?好青涩的年纪!杰出人物会在干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在跌跌撞撞地长成,不知道,家庭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这个年纪的孩子有用没有机会青春叛逆?
每个成年人都经历了18岁!可能在18岁建功立业的,掰着手指头,数不出来几个。
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历史的天空如天狼星般璀璨的存在。
以前一直有一个错觉,估计是《汉武大帝》陈宝国演的刘彻,给造成的,总觉得刘彻要比霍去病大很多,甚至是爷孙辈。
今天仔细翻阅他俩的年龄,我有点意外。
公元前140年,就在刘彻登基的第二年,霍去病出生,因此,刘彻比霍去病就大了17岁。
公元前141年,刘彻继位,那一年他16岁。汉景帝病入膏肓之时,急急忙忙地給刘彻加冠行成年礼,顺带迎娶了表妹阿娇,好在继承大统后,巩固皇权。
刘彻虽然如愿以偿举行了成年礼当上了汉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可是这时候国家的权力却并不在他手里。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18岁都在做什么?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那些少年英雄。其实18岁默默无闻,甚至活的很悲惨,但未来出现人生逆袭的历史名人也举不胜举。
如朱元璋出身贫寒,为了活命不得不出家为僧。他这个僧人还得四处化缘来养活自己,说白了就是天天要饭。当时谁会想到这个天天乞讨的和尚在未来会推翻蒙古人的统治,成为洪武皇帝。
现在常听说什么“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其实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前期冲的过猛的在最后未必会有什么好成绩。正如孟子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老百姓还有一句话“莫欺少年穷”还是很有道理的。
***十八岁的时候,国家正好处于动荡之中,武昌起义也在那一年爆发了。当时,怀有天下,梦想救国救民的***就开始参军了。
可以说这次参军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因为他认识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领导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好日子。
可见,十八岁的时候,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是多么的重要。
周恩来十八岁的时候,还在南开大学读书,他的梦想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然他也说到做到了,后来他不但参加到革命当中去,还率先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正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在中国诞生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新型队伍。
周恩来和***一样,都是在年轻的时候,怀有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
彭德怀出身贫困人家,他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学徒,打过工。后来他到了讲武堂学习。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加入到了湘军,成了一名优秀的士兵。
后来彭德怀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才华,一步一步晋升,脱颖而出了。他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将领,尤其是他指挥的百团大战,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今天就来讲讲千古圣人孔子18岁的经历吧。
18岁那年正是他多灾多难的一年。那时候的孔子还没有开宗立派,只是鲁国一个稍有才华的年轻人,而在那一年,他却遭遇了两大挫折:
孔子十八岁(也有说是十七岁)那年,母亲颜徵在去世。颜徵在是一位有担当、有远见的母亲。她当年与落魄士族叔梁纥“野合”,这里的“野合”并非今天意义的野合,而是说老夫少妻不符合当时礼仪。因为叔梁纥当时已经66岁,他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另一说是有十二个),却没有儿子。而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所以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于是小女儿颜徵在以18岁的年龄嫁给了叔梁纥,并在叔梁纥72岁时生下了孔子。
可惜好景不长,在孔子3岁时,叔梁纥就去世时,她果断决定搬家到鲁国国都曲阜,让儿子从小就有了一个接受最好教育的环境。因此颜徵去世时孔子十分悲痛,当时因为不知道父亲叔梁纥的墓地,他先将母亲单独埋葬,等到寻访到父亲的墓地之后,才将母亲迁坟合葬。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件事可以说是孔子一生的痛。
孔子在十八岁那年,遭遇了自己的宿敌阳虎。《列子》这本书里总结孔子一生有四大难:“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其中两难(围于陈蔡和见辱于阳虎)与阳虎直接相关,另外两难或多或少也与阳虎有一定的关系。而阳虎正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反派式人物。他起先是鲁国季孙氏家臣,身份算不上尊贵。却拼接阴谋与算计上位成为鲁国卿大夫,并最终执政鲁国,开鲁国“家臣执国政”的先河。
在孔子十八岁时,阳虎也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大反派。他当时仍然是季孙氏的家臣,可是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那时的阳虎虽然地位不高,权力却不低。就在那个时候,他小人的嘴脸就已经暴露了出来。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孔子十八岁那一年,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人士,孔子应邀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门口,家臣阳虎却不让他进去,并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意思是什么呢?***如有一天,你们市的一名政要名人宴请本市有名望的读书人,你应邀而去,却在门口被保安拦住,还出言侮辱你:“我家老板请的是有名望的读书人,你有什么资格来?”这时候,你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而当孔子的心情差不多也是那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3209.html发布于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