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中心 张晓雷
电影《银河补习班》给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
其实,电影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为父亲的邓超用他的方式去教育他的孩子的时候,值得大多数家长学学,不是说花钱进了好的学校就一定能学好,作为家长,如果连陪伴都不会,有什么资格去怪你家孩子成绩不好了?
《***补习班》可以说是教育片中的一个经典,马浩文对马飞的教育是成功的。虽然离婚后是他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身上没钱,每天都要为钱发愁,但并没有缺少给他父爱。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中国老一辈人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但很多时候暴力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因为大桥的坍塌,大家误解、攻击马浩文,马飞也尝尝被同学欺负,最后连马飞都开始误解他是坏人的时候,他并没有对儿子解释什么,只是对马飞说“大桥塌了,但是爸爸不会塌。”。马浩文并不在乎和校长的对赌,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教马飞,让马飞劳逸结合,每天功课做完之后,就是带着马飞跑步、感受大自然,让他玩游戏。
马飞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给他补习功课的时候,他说“今天的补习已经结束了。”他对马飞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完成0.1厘米的课本内容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模仿大人的行为。马浩文用生活中的知识来延伸教育马飞,让他从学会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也使得马飞在洪水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得以逃生。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在经历着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小时候经历的事,大人总会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呢?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有时我甚至在想,成年人的攀比行为,是不是就是这么来的?因为从小就一直被拿来别人比。这似乎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循环,永无止境。
《***补习班》是由邓超、余白眉共同导演的。早期,两人就共同执导了《分手***》和《恶棍天使》,但是都没有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两人第三次合作的《***补习班》,在质量和题材上确实都有很大的提高。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事业失败的父亲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手法和对儿子的父爱,带着孩子找到心中的理想和实现梦想的故事。从而显示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开放式教育的优点。
《***补习班》放映后,观众对该电影的评价也是两极化严重。
一部分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真诚的电影,反映了现今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另一部分观众,认为该片是一场笨拙的说教,灌输了观众一个完全错误的教育理念。
在这里,我想根据剧中的两句台词,来谈谈对这部影片中表达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是 : “人生就像是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这句台词代表了父亲马皓文的一个教育观点,他认为孩子不能一味地学习,而是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之而学习。找到目标,向着梦想的箭靶子一次次练习拉弓,才会让自己的努力变得有意义。
所以在影片中,父亲就带着儿子逃课看模展,走进大自然去感受世界。从探索中找到愿意为之奋斗的梦想,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秉承这一理念,剧中的父亲成功让儿子考进全年级前十,并把儿子培养成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员。
大家好,我也是看了电影《***补习班》,被感动到了,里面的台词,直接触动心灵。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每天拉弓有什么意思呢?”
这是里面的经典台词。
电影中马飞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被教导主任退学,甚至被所有人认为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差生,以至于他也认定自己确实如此,作为父亲的马皓文没有怀疑过儿子,告诉他:“永远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永远不要相信别人说的话,相信自己。这才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一直认为这是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每个人的生活中,多少都有会和父母意见向左的时候。“在没有比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马皓文说出了很多孩子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孩子的表达都不被重视,在伟大的梦想之下,都会被藏起来。停止对孩子过度的爱,学会理解,信任,鼓励,包容他们。作为父母可以根据自身经验给予孩子建议,指导,但是不能强迫他们***父母的一生。
电影中有很感人的地方,父子二人旅行归途意外走散,遇上洪水,马浩文找不到儿子,下一波洪水马上就要来了,到最后关头,他拿着喇叭对着儿子可能的地方大喊,告诉他要转动脑子,仔细想想身边有什么帮助自己的,最终马飞成功自救。
马皓文一直在培养马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电影的一个铺垫,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而是沉稳应对方法,如何群解决,这样的人怎么会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32728.html发布于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