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恒星

农民夜校资料和图片大全

恒星 2024-12-18 12
农民夜校资料和图片大全摘要: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我六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师毕业,因国家暂时困难回乡务农待机分配。回生产队劳动以后就担任生产队出纳。后来公社...
  1.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

我六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师毕业,因国家暂时困难回乡务农待机分配。回生产队劳动以后就担任生产队出纳。后来公社书记亲自上门通知叫我去一趟

公社文书处。开始不知为舍,到公社后才知道要我担任公社业余教育辅导员。这是大好亊,我当即答应了。

我公社有十一个生产大队,分里外两片,我负责外片五个大队的业余教育。(也就是冬学民校)

农民夜校资料和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报酬是每月十二元钱加五元买火油电池和纸笔的办公费。出差开会另有工资补贴收入不需交队,基本不影响生产队劳动,主要工作是抓好各大队的冬学民校。各大队的冬学民校都有人负责的。

冬学民校主要是学文化和搞业余宣传,每个阶段县里文教局会组织业余教育辅导员去开会,布置任务和听取汇报,並领取宣传材料

其实公社业余教育辅导员的工作比较轻松,只要抓好各大队的不脱产民师就好。具体的亊务都有不脱产的民师在做,而且各小学教师都要配合工作的。业余教育辅导员的收入在当时已属不低,一般代课教师当时是二十二元。

农民夜校资料和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这地方,在生产队时期,叫美女们的称号为″识字班",集中起来,有妇女队长领导,一边参加生产队里的农活,一边让有文化的人,在农闲时教识字,也叫学文化,唱唱革命歌曲,还有就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大队上集中训练,使用***去打靶练习,以及军事培训

而年龄大了,结婚孩子了,大队上就以每个小生产队为一组,组织妇女参加学习识字,叫″上民校",也称″扫盲班",生产队大了,就分成若干组。谁家子女少,住宅空间大些,就在谁家里上夜校。

哪时, 我家庭条件差,初中没上完,就在生产队上,因为数岁小,不能干体力活,生产队长按排我当计帐员,到晚上就教大娘、婶子、嫂嫂、姐姝们学文化,背诵课文。有时也教唱各种歌命歌曲,如: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好,还有各种电影插曲,也可以讲些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农民夜校资料和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时高兴了,大伙了在家每个人拿点小菜类,每人拿上自家大煎饼,也搞个集中会餐。在哪时虽然大伙儿都穷,可都玩的很快乐。根夲不知忧愁为何物,并且有时大伙儿有说有唱的疯到半夜,笫二天照样乐呵呵的集体到生产队上,听从生产队长分派,按排各种农活,到晚上继续学习,大家也不用通知,到点都很准时呢。

问: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

生产队时期的夜校,早期就是扫盲班,后来就是政治学习加识字班。它是利用村里一至四年级的教室,白天是小学生们上学上课学习,晚上,就是不识字的社员们去上课,教课的,就是上过学的年轻社员或记工员,我十九岁和二十岁时,就当过夜校识字班的老师

最初的扫盲班时还没有我,听母亲说我的四婶在扫盲班里最笨,学了十几天,人家都会写了,她还都不会念,土改工作队的人说,只要你能念下来,你就能回家,她指着黑板上八个字念到,"抗美援朝保家卫我(国)″,引得一屋子的人都哄堂大笑。

到我教夜课识字班的时侯,就是一九七四年了,那时的夜校,不光教识字,还要政治学习,批林批孔批宋江,还要学小靳庄的赛诗会,那就热闹了,识字识不了多少,写字也不写,也不会批判,赛诗会全是诗人了,圆圆的月亮挂树梢,天上的星星放光毫,社员们收工吃罢了饭,溜溜哒哒奔夜校,全是顺口溜了。

喧闹到十点,回家睡觉,早晨上工,晚上,夜校又坐满了人,先是学几个字,然后又热闹起来了,赛诗会又都是顺口溜了。

我当年就做过夜校教师。

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农村大队为普及农民学习文化,让农民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以及解决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文化知识而办起了夜校。那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农村常用字,毛主席语录一百条,八个样板戏唱段… 有时也学点拼音字母和简单的算术加减法什么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人,每天晚上上一到两节课。课讲完后,多数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有一次,应同学要求,我们为他们排练《大刀进行曲》的舞蹈,由于没有道具,大家就用扫帚、木棒,甚至铁锹等替代大刀,没有乐器,就用敲击木板、脸盆和课桌椅替代乐器。那时候,人们真的是***满怀。

那时农村夜校条件很艰苦。一是没电,照明只能用煤油灯或者蜡烛;二是没有课桌椅,多为自带的极其简陋的设置;三是没有教具,我们只能土法上马;四是没有老师,我们当时虽是学生,但也不得不分到各个夜校去做教师。

回想那些日子,也还是蛮有意思的。我们既能结交不少农民朋友,了解不少农村生活,也能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理的选择积淀一定的思想底蕴和知识文化底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农村很多地方都开办过夜校。原因就是那时候农村很多人没上过学,甚至连字都不识,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村里开办夜校,由村里小学里的老师教大家识字,或学习简单的算术。记得当时有个说法叫“扫盲”,就是扫除文盲的意思。

我们村里的夜校都是在村里的小学里上的。每天晚上,学生不上晚自习学校里教室闲着,就组织村里的人晚饭后去上课。教室里没有电灯,都是点着小煤油灯上课。

老师教大家基本的文化知识,先从认识汉字、学写汉字开始。先学农村常用词汇,比如粮食名、蔬菜名之类的,什么菠菜、韭菜、藕,黄瓜、葱、地蛋(土豆),什么茄子、豆角、姜,***、萝卜、蒜,辣椒、西红柿,小麦、玉米、地瓜干……

第二天学生到校后,进了教室,经常能看到黑板上没擦干净的粉笔字。

经过扫盲活动,很多农民会认字、会写字了,不再是文盲,也能看一些报纸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70年代之后,夜校没有了,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除了年纪很大的不识字,没上过夜校,年轻力壮的几乎没有不识字的了。再后来改革开放,更加讲究科学种田,化肥用得多了,农药用得也越来越多,***也讲究繁育新品种,不会看说明书是很麻烦的。

因此,70年代开办夜校,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会认字了,看点书,看看报纸,也有利于人们明白更多事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35146.html发布于 2024-12-18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