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电视夜校记录
红军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经验?
党在领导根据地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克服了诸多困难,在党员教育、军事教育、社会教育、普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后来中央苏区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光辉典范。
工农红军的来源比较复杂,旧军队官兵、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占了很大成分,将他们改造成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必须加强政治教育。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3、正确处理教育与军事的关系,使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服务
通过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干部和官兵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大大地提高了部队和边界***干部的军事、政治素质,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政治和军事的领导干部,以及各种技术专业人才。他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教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党的领导人非常注重在教育工作中理论联系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的实效。红军开展社会教育也是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红军社会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方法主要有宣传队、夜校、群众组织教育、个别谈话、发布文告以及组织群众实际参加战斗等。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是边界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
1922年山东成立的第一个工会性质的产业工人组织?
王尽美编辑的《山东劳动周刊》,介绍工人运动开展的情况,鼓动工人起来斗争。
在他的联络下,1922年6月,在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原俱乐部职工学校旧址成立了工会,这是在***领导下山东省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工会。在王尽美等人的带动下,大槐树机车厂工人和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工人***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和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的建立,是王尽美、王荷波、罗章龙等革命先驱,在“红房子公所”播下革命“火种”期间,同时在距离“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不远的一条街上开会诞生的,这条街,就是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北街”。早在1921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长辛店组织成立了工人俱乐部,罗章龙所编的《工人周刊》对长辛店工人俱乐部进行了宣传,很快这一消息顺着铁路线传到了“济南大槐树机厂”。厂里的工友们听说了这一消息后,决定派李广义和黄锦荣去学习。
去长辛店学习之后,让李广义和黄锦荣眼界大开。回到济南,他们迅速向王尽美和王荷波汇报了参观学习的情况,并把进步工友召集起来进行了宣讲,大家当场决定尽快组建自己的俱乐部。
看到工友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李广义、薛文英他们又在北大槐树和中大槐树办起了4处工人补习学校,称“工人夜校”,还请了教员教工人学文化。王尽美、王荷波等人也经常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到这里,给工人们上课,传播革命思想。
1922年6月18日,在王尽美、王荷波的帮助下,李广义、薛文英等联络了数百名工运积极分子,在中大槐树北街71号增盛东酱园(既现在的裕园社区),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宣告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成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36444.html发布于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