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恒星 本文作者:恒星](http://www.881335.com/zb_users/avatar/0.png)
小学生养成教育活动记录表
![](/zb_users/cache/tupian/1.gif)
怎样培养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作为一名带过两届毕业班,一直任教高年段的数学老师又兼班主任,在这方面我有一些经验也有一些困惑与大家分享,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有用的供大家参考,不完善的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1、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行为习惯养成越早培养越好。一旦进入学校,老师就要要求孩子怎样坐,怎样举手,怎样在楼间行走,怎样把学习工具放好,上下楼梯靠右行,遇到老师要问好等等。只要把这些要求说清楚了,孩子是能做好,但是老师一定要跟进,因为刚开始孩子经常会忘,有的自控力比较差,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一旦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轻轻的爱抚着孩子的头发或肩膀,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习惯,要耐心引导。
2、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同学之间互相督促,让学习好行为习惯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不过对于这种方法来说,教师要引导好这种机制的使用,以免孩子整天互相伤害,互相打小报告,适得其反。
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入手,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老师和家长都是孩子养成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用心去培训孩子,比如:说话不注意,一开口就是脏话,行为不好到处乱扔垃圾,有的还有暴力倾向,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时在家里一个简单的坏习惯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包括在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做家务等等。学校与家庭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进行交流,内外结合。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模仿,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以身示范,设身处地为孩子树立榜样,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学校老师要对一些有些良好习惯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级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在家里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
5、坚持不懈,不断引导
习惯来源于后天的效仿。
小学生阶段不仅要从生活上养成好习惯,
从学习上也要养成好习惯;
生活中: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站如松,座如钟,饭不语,寝不食。
学习上:每日学习,基本按质按量完成,不拖拉。
好习惯与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
培养教育孩子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与爱好,不能强制让孩子学习,要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学习,但千万不能给孩子灌输钱的概念诱导孩子学习,要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放在第一位。孩子犯错也是难免的,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出手***,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要耐心教导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不能一贯地逼着孩子去做一件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经常被逼迫会形成逆反心理,更不利于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健康成长,而做家长的更是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分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重点说一下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上课的质量。当孩子做游戏或者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打断孩子,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可以通过舒尔特表格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2.养成课前预习的好像习惯,一般课前预习的孩子上课都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并且他在预习的时候的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答。
3课后复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即使的复习可以克服人类大脑的遗忘规律。
4.纠错本,当自己有错题的时候一定要整理起来,单单是整理还不够,再找3道同类型的题目看看自己是否正真能做到举一反三。
5.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小老师,每次把不会的题让他理解了会了,再给大人讲出来,既可以看看孩子是真正掌握了还是没有,还可以锻炼一下孩子的口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40296.html发布于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