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学历提升
包拯和海瑞谁官大,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
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
包拯
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
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
“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
先上答案再展开论述:论生前官职,包拯远高于海瑞;若论身后的追赠官职,海瑞又反超了前者半级。
作为中国历史上被树为典型的“青天”,包拯和海瑞在民间无不名头山响,口碑爆棚。对这两位分别生活在北宋和明朝的“清官廉吏”,我们在此不讨论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评价他们的谁更清廉,只说说到底谁的官位最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事实上,安徽合肥人包拯并没任过大家所认知中的开封府尹,而是“权知开封府”,意思就是代理开封府尹,并非真正的实缺实任。
北宋的正式知府,全称为知某某府,如知河南府,知济南府,知开封府,级别大致类似于今天的地市级正职。由于开封为北宋的都城,洛阳为北宋的西京,二者行政级别相仿,知开封府、知河南府的行政级别要比普通知府高一格,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所以包拯的这个代理开封尹的实际级别还达不到副省级。
但权知开封府并非包拯的最***职。1061年,62岁的包拯被擢升为枢密副使,随后不久又调任礼部侍郎,但他推辞不就也没去上任。1062年,包拯在枢密副使任上因病去世,并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
包拯画像
也就是说,包拯生前做过的最高职位为枢密副使和礼部侍郎,品级皆为从二品,前者职责权限大致等于副参谋总长,后者类似于文化部副部长。他去世后被追赠的礼部尚书,理论上是六部尚书之首,品级为正二品,实打实的正省部级。
包拯,宋朝人;海瑞,明朝人。
不是一个朝代的人相比,貌似有关公战秦琼之嫌,不过官职有品级,尚能勉强一比。
包拯号称“包青天”,在历史和民间都是大名鼎鼎。
包拯是进士出身,最为人熟知的官职是权知开封府,但这并非他的最***职。因为铁面无私,直言敢谏,包拯在权知开封府后,先后任权御史中丞、权三司使、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最终突发疾病在枢密副使任上去世,死后追赠礼部尚书。
北宋实行文武制衡,以枢密院分割政事堂的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最高长官叫枢密使,与宰相对掌文武大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但两者互不隶属,相互牵制。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二把手,地位仅次于枢密使,也略次于参知政事(副宰相),品级为正二品。
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副国级干部。
海瑞跟包拯一样,是著名的“青天大老爷”,但他只是一个举人出身,脾气古怪,不讨人喜欢,因此仕途坎坷,长期在地方州、县沉沦,后来才不断升迁,最终慢慢攀升到南京右佥都御史,并死在任上。
明朝实行两京制,由于朱元璋最初是定都在南京,朱棣登基后才将都城迁往北京,所以南京的地位仍十分重要,南京仍保留一套和北京一样的官僚机构,其中就包括都察院。
明代的都察院属于监察机关,职能与前朝的御史台相同,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国家监委。都察院的最高长官是左、右都御史,共2人,都是正二品,与六部尚书品级相同;次长官是左、右副都御史,共2人,都是正三品;再次是左、右佥都御史,共4人,都是正四品。
左、右佥都御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常委、国家监委委员,副部级干部。
包拯是北宋名臣,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两人在为官期间,廉洁公正,不畏权贵,严惩贪官污吏,为百姓做主,也因此包拯,海瑞两个名字成了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言人,那么这两位大清官谁的官职更高呢?
天圣五年,包拯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不久之后被调往建昌县任知县,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后,守丧期满,包拯再次被朝廷启用,被任命为天长知县,不久后被升任为端州知府,在包拯入仕最初的十余年里,包拯一直在基层工作。
庆历三年,包拯被调入京城,担任殿中丞,在王拱辰举荐下,不久就被升为了监察御史,在任职期间,包拯不畏权贵,弹劾贪官污吏,代表大宋出使辽国,之后又先后担任了判官,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等职务,包拯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作风让包拯在朝中小有名气。
包拯画像
皇佑四年,包拯被调往泸州任知府,兼刑部郎中,嘉佑三年,包拯被朝廷升任为谏议大夫、兼任御史中丞,在任职期间,包拯因提议仁宗立太子而得仁宗的赏识,嘉佑六年包拯被升任为三司使,不久又被晋升为枢密副使,嘉祐七年五月,包拯病逝,追赠礼部尚书。
包拯为官期间,在知府的官职上任职时间最长,这相当于今天的***一职,包拯最后被升任为枢密副使,枢密院出现于五代时期,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和"中书"分管军政大权,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国防部,包拯则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官员,宋仁宗给他追赠礼部尚书,相当于转了正职。
包拯塑像
海瑞早年间两次参加会试都落榜了,嘉靖四十一年才被朝廷任命为淳安知县,在任期上,海瑞重新制定税赋,减轻百姓生活负担,嘉靖四十五年,海瑞被任命为户部云南司主事,也在这年,海瑞干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情,他买好一口棺材,给朝廷上疏《治安疏》,言辞激烈的抨击世宗生活奢靡,朝政***。
世宗看完《治安疏》火冒三丈,本想要处决海瑞,但思考良久后,只是将海瑞关进了监狱,后来在徐阶,黄光升力保下,海瑞才免去了一死,世宗驾崩后,朱载垕继位,为明穆宗,海瑞也被放了出来,先后在兵部,大理寺任职。
海瑞画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4444.html发布于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