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业读研

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所学专业工作还是非专业工作,哪个发展潜力大?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毕业以后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改行做其他的,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不仅如此,不少硕士生博士生毕业以后,也没有继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研究,而是做了非专业的工作,不过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但就个人来说,相比于做专业以外的工作,学有所用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才是最有利的。这是因为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能够帮助你过滤掉大量来自非专业人士的竞争。当今社会分工非常明确,也很细化,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其实是和专业性相关的。
大学所学,虽不足以使你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足以使你进入一个专门的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所学的专业,其实给了自己一个较高的起点。这个起点是通过4年大学的全职学习换来的,别人要到达同样的起点,也需要4年的学习时间。这个门槛应该说是非常的高的,对于专业以外的人,他们哪里去找4年完整的学习时间呢?
其实,之所以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专业外的工作,一方面有不得已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个人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出于误解,这种误解来自于对其他的行业不了解,总觉得别的专业学起来更有意思,薪资待遇更高,更有发展前景;反之看自己所学的专业,觉得非常的枯燥,并且学起来非常的艰深,在职业发展中也有重重的困难。其实所有的专业都差不多,大而化之的看,都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如果真正深入其中的话,都会经历枯燥艰辛的过程,而真要在某一专业有所成就,都会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可以说,这一变化过程,与做什么专业没有关系。
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大学期间学着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毕业以后继续在本专业内工作,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逐步成长为专业领域里的大牛。所谓做专业以外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潜力更大。
一、竞争压力更小
让很多人在纠结的非本专业工作,可能在当前来说更加热门,有更好的行业薪酬***。但是更多跨行业来的求职者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放弃学历优势意味着在工作中从零做起,面临更多的困难。
基层的职场厮杀是最低效的个人成长方式,因为需要跟90%的人去争夺10%的成长机会。所以困难的必然的。
二、职业提升更容易
这也是倡导本专业就职的原因,专业壁垒和学历壁垒可以帮助屏蔽掉90%的普通人和竞争对手。让成功变得更加容易。
一定程度的成功会更容易带来丰厚的收入、一定的职场地位、舒适的生活。而有回报的付出会让你更加喜欢和热爱本专业工作,届时跨专业工作将只会作为副业爱好成为基于兴趣的尝试与体验,而不会成为纠结的选择难题。
三、时间成本更低
从每个人的寿命来看,职业发展的时间成本是需要尽力控制的。时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财富。
尽快完成财富积累才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轻松的心态来享受生活。从前期学业时间的投入来看,本专业就职会让职业时间节省五六年的时间,与其跨专业重新开始,不如把时间省下来更好的享受生活。
研究生毕业后去研究所工作怎样?
这要看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其实研究所工作压力是有阶段性的,忙起来得常加班,课题那是自己的事,早完成早得实惠。有时很清闲,没课题就没事干,那就自己学习了。一句话多干事多拿钱。
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你喜欢不喜欢早九晚五的生活和工作制度及可能待遇低的问题。想要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又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口,自己又喜欢搞科学研究,既然应聘上了,还是去吧!如今找个工作岗位很难。
其实,选择在哪里工作,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性格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生活模式的规划。
从性格来说,如果你喜欢清净,喜欢简单的人际关系,你可以选择到研究所工作。高知所在的环境,相对单纯很多,可以让你不被俗物干扰,专心做事。
从对未来的职业来说,如果你喜欢做科研,喜欢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研究所是不错的单位。研究所有浓厚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科研平台。
对未来生活规划来说,选择研究所就是选择简单和朴素的生活。如果你和未来的爱人对物质要求不高,研究所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给未来的子女,那么研究所是自在逍遥的桃花源。
那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人被劳务派遣,参加工作后都干得怎么样?
还能怎样?劳务派遣只不过是好听而异,说白了就是临时工。一个临时工能给多大平台,尽管你有博士、硕士学历,可只能从事临时性、***性、替代性工作,就像让林冲去看守草料场,就算再能耐也是无用武之地。
既然是用人单位不待见,招人的目的只是应一时之急,那么被招来的博士、硕士当然也不会有长远打算,无非也就是解一时之难,混日子而已。在没有更好的去处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度眼下难关混资历,一有机会自然就会远走高飞。
时下一些单位热衷于用高学历装门面,不管适用不适用,一味地要求博士、硕士,根本与提供的岗位不匹配,致使有的人才成了摆设,不但造成人力***的浪费,而且人才能力也在长期的闲置中被退化。
重不重视人才,关键要看重不重用人才。去年陕西神木市一则招聘公益性岗位协管员的公告就引发社会关注,招聘100名协管员(属临时用工),竟然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而且月薪只有2500元。遭到网友吐槽后,神木官方的解释竟然说是为了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似有照顾之意。
其实这样的照顾说来好心,可却让人寒心,拿一些***性岗位,而且还是临时工,月薪只有2500元,像这样的岗位,一般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就可以胜任,为什么非要招高学历的研究生?就算能把人招进来,这样的岗位、这样的待遇,能让那些高学历的研究生安安心心工作?把人留住?我想用人单位应该一清二楚。而那些确实需要这份工作的却被挡在了门外,好事并没有办好。
说来还是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造成供需失衡,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就业竟争日趋激烈。近些年,高校不顾实际的扩招,大学生为追求学历盲目选择考研,研究生人数跳跃式增长,但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可怜的是那些饱受折磨的考研学生,一边面临着残酷的竟争压力,一边又面临着学历的贬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6968.html发布于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