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夜校

民办教师、代课老师、临时代课老师都一样吗?
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有严格的区别。只要是在乡村教育上干过的人, 都能说出来他们的区别。
民办教师:上世纪60年代,农村贫穷落后,遍地文盲,愚昧无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先发展乡村教育。当时国家很穷,一没有钱修建学校,二没有老师。怎么办?我家给政策,就是民办公助。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在这样政策的前提下,各地兴办学校。村 里有村小,乡里有联中。有学校必须得有老师,当时国家肯定没有那么多老师。老师从哪儿来?就从各个村找,找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青年到学校当老师。这些老师边教学实践边学习培训,能胜任教学就发民办教师任用证书。这就是民办教师。
代课教师: 最早的代课教师都是临时的,比如某个公办教师或者民师有病或者是需要请长***,课不能落下,这就需要找人替,找人代课,等到原来的教师回到学校,代课老师就完成了他的任务。到了1982年,全国进行民办教师整顿。一大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被辞退了,国家限制了民办教师指标。各村乡缺教师,他们请示教育局,又在本乡招收一批教师。这部分教师叫乡代课。他们干的时间比较长,不是临时的,这部分教师一直到本世纪初才结束。 另外,村办小学老师不够,到乡里要乡里又不给,村里自己找老师到学校去代课,这部分老师叫村代课。就代课老师而言,乡代课和村代课都不在计划内,都是临时的,所不同的是乡代课的工资由乡里统筹,而村代课的工资由村里统筹。
到了本世纪初,国家对民办教师***用了一刀切政策。一大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一小部分民办教师没有过政策这条红线, 被切了下来。这样的一刀切政策,国家编制内的老师不够,所以被切下来的民办教师又回到了学校,成了新的代课教师。到目前为止,民办教师虽然走下了讲台,在校园里消失了,但是代课教师依然存在。 有的学校仍然有几个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坚力量。
临时代课教师:这个很好解释, 在职老师有事儿,确实无法上课,比如重病,生孩子,耽误课时间比较长,这就找一个人代课,临时的,故名思义就叫临时代课教师。
民办教师,临时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三个身份虽然不同,但是在那个贫穷的时代,他们都拿着低微的工资。待遇低,地位低,教学任务繁重。但是他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以校为家,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为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他们身份不同,最终都没有转为国家的正式教师,但是他们和国家正式教师一样,也是最可敬的人民教师。
2013年,各地方出台政策,对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代课教师幼儿教师进行补助。在补助标准上没有区别的。有的人说不合理,下面对国家政策执行上比较粗糙,可能有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致使真正的四类教师有意见。
这四类教师,特别是原民办教师,很快就会被历史所尘封,他们一个个都老了,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认为,不要让他们带着遗憾离开我们
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教师,这里就说明他们之间不同。民办教师应该就是有编制的教师,因为那时我们国家还处在经济落后的时期,绝大部分人们都是文盲,每个大队一二千人中,最多只有几个中学生,很多小学毕业都在生产队当会计。大队党支部书记有的还是文盲。而当时人口猛增,一对夫妇一般都有三个孩子。也就是说老人成年人与孩孑的比例可以说一比一。国家在教育战线上没有很多钱,所以要想普及小学教育,只能依靠农民自己投资投财物色人了。这里的财是生产队记工分。资就农民自己建校舍,人就是选一些有文化青年任教师,这些教师在业务上是受教育局领导的,而且都通过了教育局的考试,这就是持证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是受教育局临时聘用的教师,这里代课就是代替的意思,他的工资应该是教育局发的,与生产队无关,与集体无关,与大队也无关。而临时教师应该是临时教书的,如女教师的产***,有病教师的病***,都是需要人代课的,这就是临时教师。现在很多人不懂,所以才乱说一气。我的解释是否合理,望大家指点。
对于这一问题,我也想说几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区,对民办教师、代理教师、临代教师的称谓和赋予的意义是略有不同的。
首先说民办教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人口剧增,儿童上学率大幅增长。而师资力量大量欠缺。尤其是***期间,十年中教育培训学校无招生,师资更是短缺。于是,为了应对学校上述情况,尤其是农村,大批地招收了初中、高中的毕业生,充实到教育战线。
这部分人分两种。一是通过教育部门认可的,在生产队领取工分,也在教育局领取补贴的称为民办教师。
这些人在八五年前后,经过短期培训,通过考试,领到了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合格证及聘任书。这些人相当于现在的合同工。
还有一部分教师,只在生产队领取工分,没有经过教育部门认可,也没有教育部门的补贴。我们地区,称这些人为队办教师。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
这两种人在八一年前后,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都分到了田地。不再有生产队的工份。而是边种地,边教学。在这一阶段,是他们最为困难的时期。一些家中确实无劳力,对家庭生产生活不能顾及的教师,不得不忍痛放弃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而回家种地。现在,习惯性的将这批人及以前在各次运动中犯过错,被开除的人,统称为原民办教师。
一九九六年――二OOO年,大部分民办教师转正,成为公办教师。至此,民办教师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所称民办教师,大多是指民办学校的老师。
在我们地区,把站在教育第一线的,站在三尺讲台直接教书育人的教师,统称为代课老师。他们承担着最基层的教学任务,是最辛苦,也是报酬最少的教师。
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现在来说,都是国家承认的人民教师。和公办教师一样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眼下统称为民代幼老师。
他们都是教育战线上的功臣,都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挥洒在三尺讲台上的奉献者。
在我国困难时期,人才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担负起我国教书育人的重担。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吃苦,边学边教,毫无怨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使更多的农村娃,走出农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岁月的无情,使这些在教育上奉献了大半生的民代幼老师们,陷入了养老难的困境。虽然国家近年来,也给了老民师一定的教龄补贴,但实在是杯水车薪,跟不上物价的上涨,生活[_a***_]的高消费。
希望地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更体面些!!
民办教师、代课老师、临时代课老师虽都来自农村、都是挣工分的,但这三个称谓是有区别的。民办教师是参加县级、省级整顿后,有民办教师任用证书的群体;代课老师是因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因违反***生育政策或其它原因被辞退,师资缺员的补充群体;临时代课老师是指公办教师或民办教师,因参加短期培训或其它原因需暂工作岗位找的顶班的。
民办教师与老民办教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挣工分、有几元补贴的,后者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拿几十元工资的。
不管是哪个群体的,被辞教坛后,大部分日子过得很艰难,因为这些人把风华正茂的黄金年华,全身心地投入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因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未炼就人生的第一桶黄金,望国家应重视、关照这一群体,提高教龄补贴,以适从市埸经济的各项消费,别让这些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心寒!
生产队时期,“记工员”是队里选还是上级任命?有工资或补助吗?
我当过记工员,白天干活,晚上记工,每月加3个劳动日,就是每晚3厘工分。记工员都是群众选的,上级不任命。要有文化诚实的青年担任,过去是大集体,工分制,那来工资,没权没利服务性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8400.html发布于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