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开放后教育家
一般认为教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4个时期?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49年10月至1***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同样是描绘改革开放前的作家,莫言与浩然的作品区别在哪里?
网络评论稍不公
实情怎能秽其名
老太拾穗饥肚充
却当窃偷拿来评
已过五十哪不经
麦收田地日当空
组织学生麦地行
忆苦思甜可当诵
汗水换来麦半笼
回家上屉蒸一蒸
亦或入锅煮熟生
一天两餐能保证
哪些年代家戸穷
少衣缩食岁月撑
能把儿女能养成
就为国家立大功
莫言写作描实情
怎惹头友怒发声
想来有人嫌水静
投块巨石扰波宁
浩然和莫言的创作思想有天壤之别。
浩然也是在饥荒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比莫言吃苦还多,他经历了新旧中国的对比,而他把人间困难写成激励人们奋斗的号角,告诉人们只要奋斗生活永远是光明的。
而莫言看到的都是黑暗,他有一年挨饿,就全世界的喊,说他一辈子都在挨饿,有照片为证,他从小穿着很好的棉衣,脸上胖胖的,可见他从小丰衣足食。他却到外国领奖会上向全世界说他从小无衣穿,挨饿受冻!脸都不要!真没想到中国出来这么一个心地丑恶的人。怪不得据传他当年因作品思想丑恶被军队勒令退役!
区别在于一个是歌颂,一个是揭露,虽然同样写农村题材,但创作的目的不同。
莫言写揭露文章也无可厚非,古今有之,但时代的不同,文艺的历史作用也就不同,鲁迅对黑暗时代的憎恨,当然要揭露,去呼号,去“剜烂苹果”,把旧时代的***丑恶撕碎,让民众觉醒,所以鲁迅是左翼文化的旗手,号角!
而新中国则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浩然的作品无疑是对新中国的赞扬,也是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讴歌了农民的时代精神,对于农民中人性的丑陷现象也作了深刻揭露,但同时也塑造了正面的人物,让读者看到了农村社会的主流,挖掘了人物个性中的***,展现了农民身上的闪光点,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人物形象的描写,艺术地体现了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引领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而莫言的作品则单纯描写人性中丑恶,而且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个别的,孤立的,匪夷所思的素材拚凑串连起来严重丑化了家乡农民,反映的全是欺诈,丑恶和不堪入目的东西,特别是对于饥饿的描写更是显得离谱,作品的基调是发泄一己之悲,一己之恨极其灰暗的阴冷情感,他的魔幻的手法过度渲染,结果适得其反,令人置疑,反而陷入了脱离现实的虚务主义之中。
社会主义的文艺具有三性原则,但不等于***丑恶的不能写,《以人民的名义》不就是一部揭露***的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吗!如果一部作品仅仅局限于为揭露而揭露那就会模糊了时代的真实,让后人对新中国会产生怎样的认识呢?!
再说,西方的颁奖词不就是一部《丑陋的中国人》的浓缩版吗?!所以莫言引发的争论和批判就不足为怪了!
浩然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新中国艰苦创业年代的农村新风貌,贫困艰难仍阻拦不了广大农民积极向上,为新中国,也为自己努力开创新生话的拼博奉献精神。莫言作品不屑看,不置评说,但莫言的获奖感言,尤其是拾麦穗的痛苦回忆,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留给莫言的是最痛苦的回忆,麦田看守者给莫言心中种下了永生难忘的仇恨,这仇恨埋藏了半个世纪,终于在诺奖盛典上,脱下农民粗布衫,穿上西式燕尾服,向全世界喷发倾泻,一泄压抑了五十多年的心头之恨。我们不想评说拾麦穗故事的真伪,这毕竟是莫言的一面之词,法庭上也应该让被告说句话吧,可麦田看守人永远没说一句话的机会,就让莫言定罪了。按照莫言自已所称,母亲都放下了,可莫言放不下,如此心胸,能出好作品?心中有阳光,滿世界都是光明,心中有仇,眼中就只剩下恨了。不论作品,只论人品,莫言不配与浩然相提并论,况且,诺贝尔和平奖与文学奖,本身就是西方意识形态下孵出了一对畸形双黄蛋,没啥值得炫耀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81335.com/post/9154.html发布于 05-15